民间故事
故事里的事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恩格斯
人民的书的使命是:在一个农人晚间从辛苦的劳动中疲乏地回来的时候,使他得到安慰,感到快乐,使他恢复精神,忘掉繁重的劳动,使他的石砾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人民的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的学徒的可怜的屋顶变成诗的世界和*金的宫殿,而把他的健壮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但是,人民的书还有这样的使命:除了《圣经》以外,它能阐明他的精神品质,使他认识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热爱。
恩格斯给了民间故事很高的评价。他阐明了民间故事对劳动人民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而且指出,民间故事过去是穷苦的劳动人民的伴侣。正是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繁重劳动之余和贫困的环境中,产生了或讲述着一些富于诗意和幻想的创作。这些作品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权利,鼓舞他们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和争取自由而斗争,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德国人民的书》里对民间故事的产生和作用的评价
各种繁杂琐事到了周五晚上,就算一个小结了。麦熟季的夜晚,啃一牙应季的西瓜,沏一壶茉莉花茶,翻几篇民间故事,不自觉地产生一点点想法。
关于“民间故事”,我在好多文章里写到过,或专门写过,或捎带着提过。我总觉得民间故事是草根作家的必修课,是研究民间文学不可忽视的部分,是民间文艺人绕不开的一块,它在整个民间文艺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营养最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
从概念上来讲,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通俗地讲:故事就是不断由上一辈的人讲给下一辈的人听,通过大家的口耳相传,就在老百姓中流传开了,这样的故事我们称作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都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恰如夏天的甜瓜、夜里的清茶,风中吹起的古卷,滋润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静美着劳动人民朴素的人生。时代在飞速发展,古老的民间故事依然闪耀着不曾黯淡的光。
年1月,在“民间故事·经典‘新生’”论坛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就曾提醒我们,不能把民间文学变成僵死的文物,而是要进行产业化开发,即通过编辑、出版、展演等方式展示民间文学,将其转化为商品,或是将民间文学作为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源泉,通过改编让民间文学重回民间。
二
民间故事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林州市桂林镇丰乐店村为什么叫“丰乐店”,那是因为此地有凤凰来过。苍龙洞、狗公寨、将*岭等等,这些古老的传说故事,是如此地引人入胜,这一点但凡听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包括林州市在内的安阳各地到处都有故事,各个县区、各个乡镇、各个村庄……这些故事如果能够得到最广泛、最深入的挖掘和传说,这一定是我们民间文艺人感到非常欣慰的一件事情。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