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困在悬案中的老人 [复制链接]

1#

大象新闻记者申子仲

79岁,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河南林州的赵文生老人却被困在一桩长达十多年悬而未决的案件里,和驱之不散的愁云惨雾中。

缘起

这本是一起简单的民间借款。

13年前,赵文生向同乡杨志刚出借万元。

起因是杨志刚和一位叫郭冬生的人联手承包了林州市公路局(现为林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修路工程。因为要缴纳一笔履约保证金,两人都拿不出来,杨志刚就找赵文生“江湖救急”,借款万。

赵文生答应借了,但提了两个条件:

其一,因为跟郭冬生并不认识,赵文生出借这万只是照着杨志刚的头,由杨志刚打一个万元的欠条。

其二,杨志刚借这万,其中有90万是用来缴纳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因为担心个人还款不靠谱,赵文生就和杨志刚约定,这90万元,由赵文生直接转账到公路局账户,并由公路局在出具的保证金收据上注明这90万元来自赵文生,收据由赵文生持有,待工程达到相应阶段退还保证金时,由公路局原路退还给赵文生本人。

事情就这样定了。

之后,赵文生便将万元给到了杨志刚个人,另90万元则转到林州市公路局账户。

保证金转给林州市公路局之后,杨志刚和郭冬生也与公路局顺利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郭冬生一方与公路局签订合同,借用的是河南乾坤路桥工程公司的资质。

这也为此后事件的离奇发展,埋下了伏笔。

追债

所谓“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怕啥来啥。年,赵文生听到一个消息:杨志刚与郭冬生产生纠纷。老赵的心瞬间揪了起来,害怕自己借出去的钱打了水漂。

年10月,赵文生以民间借贷纠纷为名对杨志刚夫妇提起诉讼,林州法院当年也做出了“林民三初字号”判决书,判处杨志刚夫妇偿还原告赵文生借款本金万元及利息。

因为万元中的90万元作为履约保证金涉及林州市公路局,之后赵文生又以质权担保纠纷为名,起诉了林州市公路局。对此,林州市人民法院“林民二初字第58号”和安阳市中院“安中民一终字号”,先后作出了判决,判决公路局直接返还90万元给赵文生。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林州市公路局依据判决,需要将当初项目施工方缴付的一百多万履约保证金中的90万原路退还给赵文生。

万的借款,至少有90万可以安全回到自己的账户,赵文生很是庆幸当初自己多留了个心眼儿。剩下的万欠款,冤有头债有主,他只能慢慢地找同乡杨志刚讨要。

恼人的是,杨志刚随后便没有了影踪,赵文生的讨债之路更添变数,让他寝食难安。

意外

不出意外,意外还是发生了。

年3月,乾坤路桥(就是当初给杨志刚、郭冬生出借资质的那家公司)突然将林州市公路局告到安阳仲裁委员会,要求林州市公路局将拖欠未还的合同履约保证金共计万元返还给乾坤路桥,理由是当初的保证金,是郭冬生向杨志刚借的,已经还清了。为了“自证清白”,乾坤公司还在当地媒体发表声明,称履约保证金收据原件不慎丢失。

申请仲裁的是乾坤路桥,而委托人正是郭冬生。

幸亏公路局出具的保证金收据就在自己兜里揣着。赵文生当即赶到仲裁现场,当场揭穿乾坤路桥“收据不慎丢失”的谎言。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仲裁结果,“安仲裁字第87号”,裁决林州市公路局还钱给乾坤路桥。

也就是说,林州市公路局原本要原路退还给赵文生的90万,得退还给乾坤路桥了。

反转和再反转

赵文生当然不服。

好在安阳中院此后也查明了事实,于年7月做出了“安中执字第——1号”裁定:中止“安仲裁字第87号”的裁决执行。

此后不久,林州市公路局也履行了最初的约定,90万元保证金原路返还,回到了赵文生手中。

但老赵此后的日子,便再也消停不下来。

乾坤路桥不服安阳中院裁决,不断上诉,赵文生不得不一次次下场“陪练”。

时隔10年之后,就在去年4月,安阳中院作出再审裁定,5月又作出裁定,撤销了年林州法院和安阳法院的判决,认为当年赵文生分别起诉杨志刚和林州市公路局的案子属于“一案两立、重复起诉”,要求赵文生将10年前索回的90万元保证金,再原路返还给林州市公路局。

目前,林州市人民法院依林州市公路局的申请作出()豫执号执行通知书,并对赵文生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导致赵文生现在银行账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