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刘春香温小娟
1月29日,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在郑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以及刚刚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分析形势,部署工作;规划了“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文旅工作发展“蓝图”,确定了年文旅工作“十件实事”,涉及组织举办建党百年系列艺术展演和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非遗点亮计划”等多个方面,努力为“十四五”文旅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应对疫情“大考”,交出合格答卷
组织暂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共计2亿多元,帮助家文旅企业贷款亿元,安排万元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市场恢复。在全国率先推出“战疫情健康行”活动。郑州、洛阳、开封获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为全省经济复苏、信心提振作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文化战线成为全省抗疫重要战线,线上文化展演成为疫情期间最大亮点,话剧《兵团》、歌剧《银杏树下》以及豫剧《南水迢迢》《重上太行山》等重点剧目搬上舞台。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在会议上透露,年全省旅游市场恢复到了年的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云台山、老君山、银基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强势反弹。
“三进三上”,老家河南品牌更响
年,启动“河南人游河南”活动,统筹全省余家A级景区全面开展5G直播、云预约、云锁客等营销活动。通过举办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老家河南·黄河之礼”“老家河南·清凉一夏”“豫见快手·嗨在洛阳”“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赛,保持市场声量不断。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上线覆盖全省手机用户的河南文旅短信提示服务,制作“老家河南”新版宣传地图、宣传册、《中国国家地理》“老家河南”特刊,构建立体的“三进三上”宣传推广体系。在郑州机场国内到达厅打造“老家河南”展示长廊,联合南航推出的“老家河南”号彩绘飞机投放国内主要航线等。通过持续创新宣传手段,不断塑靓“老家河南”形象,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文化惠民,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个、公共图书馆个、文化馆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万多个,初步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文化惠民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年,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全面启动,省级服务平台“文化豫约”上线服务。探索创新了“寻找村宝”“乡村音乐厅”“乡村文化合作社”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打造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公园”等新型公共服务业态。开展了“春满中原·老家河南”“出彩河南人”“戏曲进乡村”“群星耀中原”等一系列精彩纷呈品牌文化活动。
亮点突出,文化遗产保护世人瞩目
年,河南文旅要事不断,喜事连连
●河南省被确定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同步谋划推进三门峡庙底沟、郑州大河村、宋都古城、隋唐洛阳城、安阳殷墟国家考古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重新对公众全面开放
●巩义双槐树遗址取得重大考古新发现
●启动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
●成立夏文化研究中心,并增加编制30名
●河南省牵头申报的“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两大重大学术课题计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纳入“考古中国”重要研究项目
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被文旅部命名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太极拳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南省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项目。全年谋划建设个重点项目,总投资亿元。栾川县、林州市、浉河区和博爱县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脱贫路上手拉手、文化帮扶心连心”专项演出活动,被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推广。新县田铺乡大塆村等4个旅游扶贫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优秀案例》。开展非遗扶贫,在全省范围与扶贫部门共同认定75个非遗扶贫工坊。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史上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文旅融合、文旅强省顺利开局起步。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诗与远方”完美结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文化旅游强省上升为全省战略、成为各方共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物保护利用取得积极进展。豫剧《焦裕禄》《重渡沟》荣获国家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实现国家文华大奖六连冠、“五个一”工程奖八连冠。歌剧《银杏树下》、豫剧《重渡沟》等9部舞台艺术作品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百年百部”创作工程,成为入选作品数量较多的省份,凸显河南省舞台艺术创作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河南省旅游条例》颁布施行,成功创建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民宿发展、智慧旅游全国领先,5A级旅游景区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以少林、太极为代表的中国功夫成为一张靓丽名片,“老家河南”品牌形象更加靓丽。
绘制蓝图,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会议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文化旅游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绘制了“十四五”发展“蓝图”,强调将着力在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
会议就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要求做好庆祝建党周年相关活动
●实施庆祝建党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等
●组织举办庆祝建党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系列的展演、展览活动
●组织举办庆祝建党周年优秀摄影作品展、革命文物精品陈列展览
●组织开展庆祝建党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发挥乡村文艺团体和文化志愿者作用,每个行政村组织不少于1场主题文艺活动
●配合做好建党周年宣传工作
●开展“百名红色讲解员讲述百年党史”等活动
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着力打造民族歌剧《银杏树下》、豫剧《大河安澜》、京剧《突围大别山》等,组织举办中国豫剧节、河南省第十五届戏剧大赛及河南省杂技、舞蹈、声乐、器乐大赛。
此外,还将推动组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投资集团,实施一批重大文化和旅游建设项目,在国家文化公园系列工程、大遗址保护系列工程、博物馆展陈系列工程、文旅融合发展工程等四大系列工程方面实现突破。重点打造“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治黄史诗”等三条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塑造“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国际文化和旅游形象,推出《只有河南》《河颂》《太极》等演艺项目,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十件实事”,件件关乎幸福生活
会议印发了《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报告》,部署了年要抓好的文旅“十件实事”。
1.组织举办建党百年系列艺术展演和群众文化活动
2.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3.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列支万元,对景区、博物馆、图书馆、大遗址等进行智慧化改造,评出一批三钻级、四钻级、五钻级智慧景区进行奖补,力争全省高钻级智慧景区、博物馆(纪念馆)数量突破家
4.持续促进民宿发展。力争落地精品民宿个以上,建成项目30个以上。建成民宿集群3个以上
5.用新媒体叫响“老家河南”品牌,举办“牡丹花开动全球”、第三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老家河南,豫见快手,嗨在伏牛山”“天下宋粉唱开封”等活动
6.建设伏牛山、小浪底交通文旅融合示范区
7.大力发展营地+课程研学旅行
8.开展“非遗点亮计划”
9.建设考古研究院新院等重点项目
10.办好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重大活动
宋丽萍要求全省文旅系统时刻绷紧疫情防范这根弦,抓好春节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省文旅行业系统零感染、零扩散。加大线上文化活动的供给,最大限度满足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会上,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焦作市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五家单位,围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都、营造文旅消费场景、创新营销、推进夏文化研究等主题做了典型发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设分会场。
责编:陶纪燕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