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闹元宵的节拍,记者走进林州市临淇集镇,领略到了“商贸重镇”的别样风貌。街面上更是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客流如织,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引人入胜,颇有“十里洋场”的风韵。
负责集镇经营管理的临淇社区,该社区常驻人口余人,流动人口余人,是林州市第一大村。年,该社区社会总产值实现16.23亿元,工业总产值6.36亿元,商贸零售总额30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
临淇社区自古就是沟通两省五县的商贾要地和交通枢纽,素有“小香港”之称。如何变商业优势为经济优势,尤其是壮大集体经济,这是临淇社区*总支多年来始终列入议事日程的头等大事。社区*总支书记栗东生说:“不管任何时候集体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削弱,如果没有坚实的集体经济作后盾,我们的许多工作就只能空谈。”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社区*总支明确提出“以商促城,以城带商,繁荣商业,富民强村”的工作思路。
早在年,为解决菜篮子问题,临淇社区直接投资50万元,在紧邻车站的北边修建了占地面积平方米的菜市场,入住商户22个,村集体每年增收16万元。菜市场于年因大雪灾害遭到严重损坏,市场一度陷入瘫痪。社区*总支借此机会,对菜市场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布局上更加合理,摊位数量增加了一倍,其收入由原来的16万元增加到30万元,菜市场成为村集体稳定而重要的经济来源。
在商业街与南环路交叉口西南角有一块属于集体的空地,谁都知道这是一块“肥肉”,如果只顾眼前,村里完全可以一次性卖一个好价钱。但是,社区没有杀鸡取卵,而是立足壮大集体经济的长远目标,在开发这块土地时,把沿街门面房全部留给集体,社区每年可收房租16万元,村集体又增加了一个长流水项目。
年,为了规范盐店街中心地带乱摆乱占、无秩无序现象,临淇社区投资50万元,一次建设高标准零售摊位余个,新设摊位遮风挡雨,既为商户改善了经营条件,也为集体带来了35万元的创收。
社区借*策优势,乘风驶快船。年,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基层光伏发电*策优势,投资万元,在社区文化中心、居委会、学校等地共建成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现已全部安装并具备并网发电条件,预计年收益40余万元。
社区*还利用闲散场地,发展特色经济。今年,计划在村西山坡地建设一个占地亩的苗圃基地,大力发展坡地经济,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
靠广开思路打开门路,临淇社区集体经济逐年壮大,始终保持创收增长势头,保证了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在,临淇镇已成为“国家重点镇”“省级园林城镇”“省重点示范镇”。这些金字招牌也给社区发展带来了好机遇。*总支书记栗东生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城镇建设已完成六纵五横发展框架,随着美丽乡村工程的全面实施,临淇城镇建设水平将全面提升,社区商贸会更加繁荣,社区集体经济一定会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编辑:小宣来源:安阳日报记者:刘剑昆
长按下方图片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