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融媒记者刘剑昆郭荣
一个是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个是青春似火的小护士;一个穿梭于林州社区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一个驰援外地抗击疫情从一个战场转到另一个战场,这是抗疫战线的一对父女兵。他们都医院,父亲叫陈金州,女儿叫陈冲,分别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痘疹伤寒疗法的第六、第七代传承人。
陈冲在汤阴县进行核酸检测
“所有待命医护人员,立即穿戴好防护装备,出发去郑州市二七区,协助望江居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1月6日,陈冲第三次出医院驰援外地的医疗队伍中。此前,她于年8月两次随援助队伍驰援汤阴进行核酸检测。这一次行动,医院领导主动请缨。在外出支援的队伍中,她虽然年龄最小,但由于去年曾两次驰援外地抗击疫情,她被同事们称为“老同志”。
在郑州望江居社区,她与同事们苦战两天,圆满完成了核酸检测任务。晚上休息前,父亲打电话问候她。她回了一句话:“支援省城,虽苦犹荣。”
陈冲与同事们互相鼓励
1月9日,就在从郑州返回林州的路途中,陈冲一行又接到紧急通知,前往汤阴县宜沟镇支援抗击疫情,协助当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在汤阴她与同事们从事的是户外工作,冒着严寒,连续作战,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但是,他们坚持着、战斗着。
在林州市,陈冲的父亲陈金州也奔波在核酸检测第一线。
1月10日,林州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当天一大早,陈金州就清点物资,与同事们奔赴林州市新华社区,打响了核酸检测的第一战。
陈金州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
陈金州(左二)与同事们在进行核算检测前誓师
他们负责4个核酸采集点近人的核酸检测任务。早5时,他们就开始准备,7时开始采集核酸。陈金州每轮要采集余人核酸标本,采集结束后他再到4个采集点收集核酸标本,交到上级指定的地方,一直到22时许才能全部完成一轮的核酸采集任务。截至1月14日,在陈金州的协助下,新华社区已经顺利完成了四轮核酸检测。
“妈,我爸怎么样了?他上了年纪了,每天检测那么多人,还得准备东西,你记得提醒他注意身体啊!”1月14日晚,陈冲打电话给妈妈。
妈妈说:“你爸没事,我看着呢。你注意休息,好好吃饭,做好防护。疫情早日结束,我们就能回来过年了。”
脱去防护服,陈冲露出真容(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