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条隐秘的挂壁公路险峻秀美,可以自驾,而 [复制链接]

1#
引起白癜风的原因 http://m.39.net/pf/a_4362460.html

在太行山的深处,有一个叫“穽底村”的地方,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四周陡峭的大山高耸入云,把整个村子围了起来。别看这里偏僻得有点与世隔绝,但有一条非常险峻而又繁忙的挂壁公路——穽底挂壁。

从穽底大队出来就开始上山了,一路爬升,不一会儿就已经能看到峡谷的壮丽景色了。又绕过几个弯,终于见到了穽底挂壁公路!

以前自驾也走过不少地方,开过很多自称是“挂壁公路”的地方,但说实话,真正在悬崖峭壁上这么生凿出来的,这还真是有生以来头一次见!

头顶上是高耸入云的绝壁,脚底下是山势陡峭的深渊。就在这悬崖中间,楞是挖凿出了一条隧道来!

光是看着这条挂壁公路,手心就已经暗暗出汗了。一想到马上要开车穿越,还真有些紧张。隧道入口处的路基有很多巨大的落石,看样子是从上面坍塌下来的。

在这些巨石中,我发现两块上面仿佛有字,像是一块碎掉的石碑……这字体,怎么感觉这么眼熟,早上老板展示去年十月份照片的时候仿佛隧道入口的洞顶上是有字的。

可是刚才在这入口处仿佛一直没有找到这几个大字,难道……我再放大一看,天呐,碎石上面正是“天路入雲”的“雲”字!

这下子我就更紧张了!不仅仅是因为要穿越一条在万丈峭壁上开凿出来的隧道,而且,它还在不断坍塌中!至少可以证明,大约6个月以前洞顶处的巨石现在已经全部崩塌掉进了下面的乱石坡中。

所以我刚刚开到这里以为是因开凿技术限制导致凹凸不平的洞顶,其实……原本是平的!难怪这里到处都立着禁止停靠的牌子!是够危险的,需要尽快通过。

这时候天也越来越阴霾,前面一股巨大的水气压顶而至,也说不清是云还是雾。

这条隧道全长大约米,每走一段,就有一个挖凿出来的窗口。说起挂壁公路,很多人可能马上就能想到郭亮,其实每条挂壁公路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不过,郭亮现在实在是太火了,而且那里已经被开发成了景区,想看不仅要交门票,还不能开自己的车,只能坐景区的观光车上到郭亮村。

经过各种探听,得知这一带有七八条挂壁公路,所以我才毅然决然地深入这大山沟沟。果然,这条路虽然险峻,却也真真地让人体验到了太行山之雄伟。

这里位于太行山河南和山西交界的地区,不论从山西平顺还是从河南林州,开进来都要40多公里的山路。40公里路要开将近俩小时,可以想象,过去这一带得有多与世隔绝!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条公路走的人少,自然也就不存在收费问题了。

据说以前这山里的人们如果想要出山只能走一条“哈喽梯”,一条穿越崇山峻岭的步道。叫“哈喽梯”倒不是因为他们跟世界接轨得早,而是因为这条路实在上下太陡太多爬升,所以想走这条路的人都要不断发出“哈喽”、“哈喽”的喘息声,因此得名……听到这里,我其实很想知道当地人打喷嚏是不是会发出“Sorry”“Sorry”的声音。

绕到山对面的路上也有些景点,不过看样子更像是开发到一半放弃了的——也许因为到这里的游人太少了吧。

这块巨石叫飞来石,看它奇特的屹立角度,应该是一块陨石。石头背面有人修葺了石阶,顶上还建了座小亭子。

这时候的天气已经完全变阴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山谷里。总之头顶上的云雾越压越低,时而还会变成雨落下来。

弯处,见前面几株桃花开得正艳,满树的粉色,在寒冷的山坡上显得格外漂亮。

一路下撤到快进挂壁公路时,山谷间的雾已经完全变成了细雨,把地面洒得像是打了润滑油,下山的时候稍快一点感觉就容易打滑。

又进挂壁,毕竟刚才已经闯过来一次,心里没有那么紧张了。刚说来张自拍吧,对面忽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我第一反应是完了塌方了我天窗都没关!

响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大,细听倒不像是坍塌的样子。最后在前面的拐弯处,一辆大卡车出现了!大!卡!车!

我去,在这么恐怖的地方,还要会车吗?!对面还是个大卡车!

卡车见到我,仿佛丝毫没有要减速的意思,冲着我就开了过来。要是刚才上来的时候会车也就罢了,要知道,中国是靠右行驶的,刚才会车我是贴墙,再不济也就是把车门蹭花而已;可现在,我是在悬崖那一侧,这要是一不留神,我就成天外飞“包”了,想到这我不禁握紧了方向盘……

卡车司机看样子是轻车熟路,到了跟前往崖壁方向一打轮,就完成了错车。可是因为他贴里面太近,卡车后面高出来的挂斗硬生生撞在突兀出来的岩石上,发出一声巨响!

有一瞬间我真感觉整个头顶上的巨石会像洞口那块“天路入雲”一样塌下来!

不过,就算不塌也感觉整个洞顶的大石头都摇摇欲坠的,被这些卡车天天这样蹭来撞去的不掉下来才怪!心有余悸的我赶紧加速离开了这条挂壁公路。

通过今天亲见挂壁公路,我更加感叹太行山的雄伟和艰险,要在这绝壁上开凿一条隧道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一下开篇时候提到的那位愚公,说实话这也就是过去战国时期的人思想比较简单,才能塑造出愚公这么个形象来。要搁现在就不太会出现愚公移山的故事了,太行山上凿条隧道都费那么大劲,还移山?愚公移民还差不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