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手机卖场重拳出击 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营销
“价格战”曾经做为成都手机卖场的单一武器,长期贯穿在手机卖场之中。随着利润空间的不断下降,传统的手机卖场开始换新思维,寻找新的利润点。于是,对传统销售渠道的变革和整合便逐渐浮出水面。而变革成为今年手机市场的关键词,应用各自新的手段进行营销,是成都各大手机卖场打出的重拳——— 格调VS体验 明天,讯捷通讯旗舰店将登陆太升路。同以往专打价格战不同,此次,讯捷要卖的是格调,据讯捷知情人士透露,即将开出的讯捷通讯旗舰店在打造格调与品味兼备的手机卖场上下了一番功夫。商场的室外装修风格,吸收了国际通讯业的时尚元素,同时容纳酒吧的休闲文化。顾客置身其中,会更加舒适、放松。 事实上,讲格调、重体验并非是讯捷的独创。早在去年,包括长城电信在内的通讯卖场,就在其卖场中开设了免费下载彩铃等服务,“体验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手机卖场服务内容的延伸,体验式消费,一方面可以增加顾客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商家可以了解到顾客最新的购物需求和市场变化。”一位资深的通讯人士指出。 酷评:随着今年面积超千米、装修超豪华的卖场不断登陆寸土寸金的太升路,在给消费者带来购物新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思考,豪华大卖场的利润点究竟是什么? 低价VS量贩 在讲“格调”的豪华大卖场诞生的同时,以低价经营为特色的量贩城也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业内人士指出,成都手机消费额主要集中在1000-2500元上下,以中低档价位产品为目标的消费者对价格是很敏感的,因此,量贩城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实惠的心理。但也有专家表示,低价销售必须以一定的利润做后盾,否则获得再多的销售数量也只是枉然。 酷评:“手机大降价”几乎是一到周末,各大手机卖场就会发出的呐喊。“惊爆”两字充斥着各大手机卖场的快讯上。但究竟哪面低价大旗才是真的,只有卖场自己知道。 运营商VS渠道 今年,促使手机销售渠道走向全面变革时期的另一股重要力量,来源于运营商。从今年5月开业的移动风扬营业厅,再到将要打上移动营业厅标志的迪信通。运营商在手机销售渠道的最终介入,是对传统模式再一次的强大撞击。 对广大的手机卖场而言,采取“业务与手机”相捆绑的销售模式,通过积分回报、预存话费赠手机等不同形式的促销策略,将会给自己的销售带来新契机;对运营商来说,介入销售渠道,是出于络演进、业务创新的需要;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应该会开创一个三赢的局面。 酷评:多年以后,人们再说起最大的手机连锁卖场时,会说移动或联通。不会提到迪信通、讯捷、长城,或者国美、苏宁。(来源:华西都市报 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