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
TUhjnbcbe - 2024/6/22 1:37:00

“我拍的都是图片故事,记录的都是老百姓脱贫的历程和变化,采访接地气,新闻才能冒热气。”

□河南日报记者陈小平

“你的爱好和事业追求是一致的,小伙子,你很幸福!”3月29日晚,“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站在领奖台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王天定对着大屏幕上自己19岁时的照片坚定地说。

作为一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一名河南日报老摄影记者,一直以来,王天定的工作状态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不是在基层采访,就是在去基层采访的路上。”每次到基层采访,往返都是乘公交车或火车,他从不要求报社或地方派车接送,也从不讲究吃住。全省的市县乡镇,他已经跑过不止一遍,因此人们还送他一个绰号——“王全省”。

年,王天定退休。也是那一年,脱贫攻坚的大幕在中原大地徐徐拉开。退而不休的他,又把镜头对准了河南的一个个贫困村。用脚步丈量时代,把新闻写在大地上。王天定把群众当作创作的源头活水,以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热忱、对群众的热情,创作出许许多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

多幅照片、20多万文字,生动记录了个贫困村庄的沧桑巨变,集中展示河南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年11月8日,第21个中国记者节那天,王天定在河南省文化馆展厅为全省人民献上了自己退休后生活的结晶——“走百村·看脱贫”摄影展。

“这是卫辉市狮豹头乡土池村,村里祖祖辈辈吃水难。政府出资多万元为深山百姓打井,一年多里,光钻头都磨坏了14个。林州有红旗渠,这儿就叫红旗井!”

“经过脱贫攻坚,山上修通了小水泥路,卢氏县天池垭村的村民露出了笑脸。年4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这户村民搬迁下山建起了香菇大棚,当年香菇的毛收入就达到7万元,她家脱贫了!”

……

谈起作品展中的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王天定如数家珍。

“我拍的都是图片故事,记录的都是老百姓脱贫的历程和变化,采访接地气,新闻才能冒热气。”他说。

时光荏苒,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问起他今后的打算,王天定说:“我老王今年六十六了,但是你看我的手机,头条、剪映、抖音、微博等新媒体软件一样没落下。只要能跑得动,我还会去更多地方,记录更多的乡村变化!”

来源:大河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