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5日上午,河南省卫生健医院举行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发布会。
发布会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杨力勇主持。“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最早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于年发起,每年拟定不同宣传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癌科普知识宣传,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数据统计科学配置
河南省省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刁琳琪介绍,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河南省肿瘤登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由河南省癌症医院具体承担,在各省辖市成立肿瘤登记处,全面实施肿瘤登记随访工作。目前,河南省已设立90个国家级和省级肿瘤登记处,肿瘤随访登记人口覆盖率达到49%,林州市、偃师市、西平县3个登记点数据纳入《五大洲癌症发病率》,全省基本建立能够反映我省城乡居民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的随访登记体系,实现了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的网络化、自动化,为我省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证据。
自年开始,河南省每年编制出版中英文对照的《肿瘤登记年报》,有助于省科学制定癌症防治政策和评估具体实施效果。根据肿瘤登记年报情况,在不同地区开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癌症防治工作,科学配置癌症防控资源,提高癌症控制功效,最大限度地减轻癌症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为“健康中原”建设添彩助力。
“四引”建设提高医疗
医院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主体建设单位,年全年门诊接诊患者66.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6%;收治住院患者18.3万人次,同比增长8.87%;手术例数4.3万台次,同比增长16.59%;平均住院日11.2天,同比减少0.5天;床位周转次数56.9次,同比增加4.5次,各项工作取得了快速进步。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功表示,医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要求,以“四引”(引平台,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为抓手,着力补短板、求突破、上水平,坚持对标国家标准、医院,全面提升临床、科研、教学、防治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医院将加强河南省癌症中心和河南省肿瘤医学中心建设,构建体系完善、职能清晰、功能完备的河南省癌症防治网络,充分发挥诊疗规范、技术辐射、人才培养、临床研究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动省域及华中区域内整体肿瘤防治水平的提升。
公益活动防治救助
河南省癌症基金会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省卫生健康委主管的非公募基金会。年4月成立以来,先后组织了“北京希望马拉松-河南行”为癌症患者义跑活动、募集资金近万元,用于支持癌症防治科学研究。
医院副院长、省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任武介绍,经过精心筹划,年筹划了两个公益性项目,并于今天正式启动。
第一个项目是“大病癌症患者援助项目”,这个项目由河南省慈善总会、医院、河南省癌症基金会、水滴筹水滴公益联合发起。通过水滴筹平台募集万元,设立专项账户,用于资助河南区域内患有恶性肿瘤的贫困患者。目前,救助对象主要涉及三类患者,一是经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每人资助1万元;二是儿童白血病患者,每人一次性获得补助2万元;三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每人一次性获得补助3万元。符合条件的患者,可通过医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