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七天
这次比赛如以往的一些比赛一样,我同样不是以参赛为目的,所以飞完第一轮正式轮后我就弃权了。
比赛结束后我也没有像多数参赛选手一样迅速离开,而是选择了停留一晚,去体会一些或许参赛选手们无暇体会的方方面面。
以下两个视频是正式比赛六轮的视频,息烽结束后我又去了青岛,看了一天山东省滑翔伞锦标赛,感触就是:差距真大!
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贵州息烽基地正式比赛前三轮起飞降落视频
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贵州息烽站正式比赛前三轮亚运集训测试赛
视频录得不好,隔得有些远,因为作为一个“微服潜伏者”,我被驱赶到了场外,明明我是被邀请来的,唉。
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贵州息烽后三轮比赛及亚运集训队测试赛
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贵州息烽正式比赛后三轮及亚运选手选拔赛
如前所述,这次比赛不仅仅是年国家队选拔联赛中的首站,也是年8月在雅加达举办的亚运会前的唯一一站联赛,在这站联赛中,将进行亚运集训队的最后一次测试赛,这次测试赛将决胜出亚运正式参赛人员名单。
亚运集训队队员名单——
男队员:王建伟、王宏吉、马垒、熊刚、吴勇、陈海平
女队员:龙靖雯、李晨男、李思敏、杨爱平
(老将陈海平、杨爱平在测试赛中失利,但仍将继续随队参加亚运前的所有集训)
这站联赛堪称真正的巅峰对决,亚运集训队队员全体参赛。
本站联赛冠军吴勇(亚运集训队队员)六轮成绩:总分五分!
我问他:“你脚底长眼睛了吗?”
紧随其后的王建伟(亚运集训队队员)总分:6分。
六轮成绩取五轮,去掉一个最大分,王建伟去掉了一个2分。怪不得元教说踩到3分都算是大分了。
在青岛遇见了这次联赛进了前十的周晨(随缘),我对身旁的朋友说:“随缘也来了,那冠军非他莫属了。”
最后比赛结果,正如我所言。
在以聚会交友为目的的山东省锦标赛中,裁判组不用一直紧张盯着落脚拿着尺子上前量,大部分人都是满分(圈外),时不时还有人落场外,看得我好欢脱,因为如果我去飞,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水平,只有在这里我才觉得其实自己还蛮正常的。
而在联赛上,除了个别人偶尔难得的失误,大部分人肯定是进圈的,不少人都在靶上,除了亚运集训队的那些3分、5分都已是大分的匪夷所思的成绩,其他前十几的高手们也基本都是八九不离十的分数。
梅花香自苦寒来,村中的墙绘,正是我内心的感慨。
排名十五的叶根来(彩虹),上月在林州我就已经遇到,他去了中国最好的越野场地之一林州太行山,我却一次也没有在大山遇见他,我们同住一家酒店,他出发得比我早,回来得比我晚,他每天忙着去林州的一个小山练定点,第一次见到他是年在徐州,那是我进入伞圈后第一次观摩定点比赛。
三年多过去了,他依然执着追求,勤奋练习,毫不松懈。
所以当他在最后一轮,踩出了一个漂亮的0分时,我一点也不意外。
村民很淳朴,这是比赛结束后我体会到的美好。
去年,鹿窝村的村民就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离开时我依依不舍的对阿婆说:“我走了啊!”
阿婆说:“下次再来玩啊!”
我说:“好!好!好!”
当时的好好好,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再次来到。如果不是匡教与拖板鞋打电话给我发出邀请,我压根就不会报名,因为我对比赛毫无兴趣,我原本已经做了别的行程计划。
定点比赛我已经看过很多次,我对定点没有兴趣,当然我认为精准降落是很必要的技能,因为无论是休闲、特技还是越野、竞速,只要起飞就必然要降落,而降落场当然不是无限大,所以能够随心所欲降到自己要降落的位置,这是安全飞行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选择不起飞,但是对于降落时的气象条件,对于降落场的周边条件,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选择余地。
从15年5月第一次去徐州看那年的国家队选拔赛,年底围观永安山的滑翔伞定点世界杯……再到年最后一站全国联赛的打酱油,加上平时一些地方的邀请赛。对于观看定点赛我已经有些厌倦了。
可是答应了匡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只好硬着头皮每天准时起床,每天按时集合坐车上山,起飞场等风,降落场拍视频,每天都累得够呛,晚上还得强打精神输出内容。
我安慰自己:他们的赛场在靶上,我的赛场在这里(写作),与时间赛跑!
我们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也因此尽管明知道来参加这种比赛是垫底,我自己也不以为意,因为这不是我努力的方向啊。
我抱着与平常飞着玩一样的心态来参加比赛,所以尽量不影响其他参赛选手。
试飞轮时主动跟排我后面的格瓦拉调换顺序,谁说在我前面起飞我都说OK。(不过裁判提醒说这样不合适,想想也是,所以接受批评,改过)
正式比赛的第一天,早上我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下床拉开窗帘看天气,阴天,好,那今天就参加比赛。如果大太阳我就打算弃权(因为听说这个场地大太阳时降落场风比较乱,以我的水平可能无法驾驭)。
第一轮降落后,我就做了一个决定。
我收伞坐到在看比赛的邓老师身边,说:“我不想上山了。”邓老师没问我原因。当初学伞的时候,邓老师与陈教都对我说过:“一万个理由里你有一个理由不想飞,OK,那就不飞!”
降落场裁判高阳催促我赶紧上山,邓老师说我这趟不上山了,高阳问:“这趟不上那接下来就都算弃权了,你想好了?”“嗯,想好了!”
这时小羊(杨爱平)也降落了,看到她的降落,我更坚定了决心,我走向她,对她说:“小羊,等会你穿我的靴子,我不飞了。”
说完这句话,我整个人都轻松了。
试飞轮时小羊因为腿伤未愈,降落没站好,受伤的脚又扭到了,她有问过我我的飞行靴保护性怎样,我是一直劝身边初学的朋友要穿飞行靴飞行,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百分之一百降落不出问题,我身边好几位伞友的例子,穿了飞行靴与没穿飞行靴的事件对比,结果大不同。
试飞结束后的那天下午小羊没来得及试穿,正式比赛前,小羊试穿了我的飞行靴,我穿上她的鞋,觉得走路脚踝都不舒服,更别提什么保护性了,可是当时我自己也要飞,而且起飞还排在她前面,我没法跟她换,一来对这个场地降落我心里没有底,降落场不大,周围田埂、石头、水沟,马路等等……二来穿着飞行靴飞行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习惯,心理的依赖。
小羊穿上我的靴子,大小正合适,她说之前嫌飞行靴看上去笨重,但穿上去感觉包裹性很好,所以她也会订购一双接下来训练时穿着。我心里暗想可是比赛正在进行时,六轮比赛,只要她有一次降落不好,就可能会加重她的伤势,带着这样的不安与担心我完成了我的第一趟飞行,降落时我降得不好,着陆时虽然双脚着地但随即还是坐在了地上,即使这么轻轻一触碰,本来就痛了好些天的尾椎骨顿时痛感加重。
“想想我这还算不上受伤呢,小羊那受伤的做了手术的腿昨天扭那一下,当时的痛感可想而知。与其我接下来每一轮都要担心自己降落不好,同时更要揪着心看她的降落,担心她的腿伤,还不如干脆我不飞好了。”
所以,当坐在凳子上穿上了小羊的鞋,看着她穿上了保护性更好的飞行靴,我终于安心了,她的鞋子真的很不舒服,我回房间换上我的低帮徒步鞋,再回到降落场,身心都舒适轻松了。
苟教对陈教说我不具备一个运动员的素质,对啊,因为我没有竞技拼搏精神,但我充分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啊!
最主要是我知道包括小羊在内的亚运集训队队员也好,以及这些赛场上熟悉的面孔,他们为了追求这个点付出了多少心血与努力。
其实,一场比赛也能看出很多人性,也是对人性的考验,也是对自己的认识。
比如试飞轮时我与知秋(方燕云)的进场有冲突,我想着我无论如何也要在外面熬到让先我起飞的知秋先进场,知秋说知道我性格,知道我会选择让她,但她不想让我冒险迫降在场外,所以她选择了快速消高,宁可放弃取得好成绩,虽然是试飞轮,但假若天气不好,试飞轮成绩也可能会成为正式比赛成绩。
要知道,知秋可不是像我这样来玩玩而已,她是勤奋苦练认真备战而来的,最终她在这站联赛中获得了女子第三的好成绩。在她前面的两位是李晨男(铁妞)与龙靖雯,都是亚运集训队队员。
事后,泥鳅(温从攀,本站联赛男子第九),对我们俩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告诉我们要如何根据降落场周边环境做出预判,判断哪里是气流上升区哪里是气流下沉区。
听君一席话,点醒梦中人,泥鳅说飞了越野后,对定点也是有帮助的,不再仅仅是看着那个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