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安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安阳市“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安阳市航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路径等事项。现将《规划》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安阳航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进入新阶段。预计到年,年产值达到25亿元,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航空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初步形成。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完成1—2个。完成国家级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申报工作,完善安阳5G泛在低空无人机管控平台并扩大运营范围。
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40家,新增龙头企业2—3家,年产值达到10亿元。
航空运动和航空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至年,培育形成航空运动和航空教育龙头企业3-5家,年产值达到5亿元,林州滑翔伞年接待量超过3万人次,航空教育年培训人次达人次。建成航空运动主题公园1个和航空小镇1个。优先完成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项目,建成林虑山滑翔基地上山索道1条、滑翔运动学校1家、滑翔器械检测中心1个,制定和执行林州滑翔五年赛事计划。
■发展布局
“十四五”期间,安阳通过“两区三园”建设稳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突出的航空产业发展体系。
安阳殷都机场。以航空教育和航空制造为主营业务。联合安阳工学院、安阳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以及无人机产业园,建设安阳航空培训与无人机产业园区,构建安阳国际航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阳市航空科技创新孵化园区、安阳航空应急救援与突发事件响应中心和安阳飞行体验基地。
林州通用机场。以航空运动和航空教育等为主营业务。重点发展动力三角翼、动力伞、滑翔机、热气球等航空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业务,大力发展低空旅游、休闲娱乐、飞行爱好者俱乐部等内容,推进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上山索道、滑翔运动学校、滑翔器械检测中心建设。
安阳永和通用机场。以航空制造、航空教育、航空运动为主营业务。依托安阳永和通用机场和通航制造中心,“十四五”重点建设通航产业研发孵化中心、航空运动主题公园项目和安阳航空培训教育基地,重点开展航空运动,装备器材制造、展示、销售,航空运动竞技表演,休闲体验及科普培训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基于以上机场分工定位,规划构建安阳全市航空产业发展“两区三园”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区即安阳市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安阳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三园分别为安阳航空培训与无人机产业园、安阳林州航空运动旅游产业园、安阳航空产业园。
“十四五”发展方向与内容
■航空基础设施
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扩建和改进通用机场前期研究工作,尽早提升运行保障能力。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林州通用机场跑道建设工程,推进供油工程建设,优化配套设施。按照业务发展需要,稳步推进安阳永和通用机场由B类向A类扩建的工作,同步启动机场申报手续工作,提升通用机场保障能力。
配套服务保障设施建设。根据市场发展条件,支持通航产业园区配套建设通航固定运营基地(FBO)和通航维修服务中心(MRO),提供完备的导航监视和航行情报服务,提升通讯保障、夜航服务、航材维修、航油供应等基本保障能力。
航空飞行营地建设。积极推动航空飞行营地建设,逐步形成航空飞行氛围,深入挖掘航空文化旅游市场。鼓励航空飞行营地建设,有效补充通用机场功能。探索我市全域飞行航线网络布局,构建和优化支线机场、通航机场、航空飞行营地网络布局,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关联产业及跨界领域的合作,包括文化旅游、航空体育、航空教育等方面。
■航空制造
工业级无人机研发与制造。依托北关区在农林植保等工业级无人机制造领域深厚产业基础,发挥全丰无人机等重点企业的带动效应,针对省内需求大的农林植保方向,做强品牌优势,探索市场发展新模式。逐步拓展航空物流、警用及安防、应急抢险、森林防火等产品类型,在全国树立工业级无人机“安阳品牌”,扩大无人机产业集群规模。
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测试。依托我市获批国家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发展契机,重点开展无人机城市场景测试,在人口密集区超视距场景下,探索5G、精准定位、地理网格、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为重点,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技术和应用市场生态,重点培育一批无人机“制造+服务”双轮驱动的研发型企业。围绕无人机城市场景测试保障能力建设,积极推进雷达、光电、激光探测和信息系统、通信导航等低空监视技术与设备研制生产,全面助推我市航空经济创新发展。
航空运动装备制造。充分发挥我市航空运动的品牌特色,重点依托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和安阳国际航空运动城通航制造中心,积极向航空运动制造端延伸,面向专业竞技市场、娱乐消费市场等不同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旋翼机、滑翔机、三角翼、滑翔伞、热气球等航空运动装备的研发与制造。
轻小型固定翼飞机制造。以未来全国私人飞行、娱乐飞行、飞行培训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阳国际航空运动城通航制造中心轻型运动飞机制造能力为基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轻小型固定翼飞机和1—4座级固定翼飞机总装制造项目。
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以植保无人机为代表,充分发挥我市近年来航空植保统防统治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植保社会化服务力度,把我市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技术模式和服务机制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多作物上推广,继续引领全国航空植保统防统治,促进我市无人机的推广与应用。
娱乐飞行模式试点。积极争取民航局“创新娱乐飞行模式试点”落地安阳,持续推动试点项目实施。依托我市本地通航企业,推动构建娱乐飞行器研发制造体系。重点支持AOPA协会在我市设立“中国AOPA娱乐飞行器技术评定中心”,为河南省娱乐飞行器研发制造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保障。
■航空运输
短途运输和低空旅游。引进具有成熟运营能力的通航企业,支持开辟短途运输航线,推动安林旅游等短途航班常态化,打造精品航空旅游线路。主动衔接河南省三条短途运输航线,助力中原地区短途运输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低空旅游,开发“短途运输+低空旅游”等产品,推动低空观光以及旅游转运发展,基于航空产业基础,发展工业旅游相关业态,结合我市旅游风景和城镇建设,发展休闲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等旅游业态。
■航空运动
航空运动体验。加大航空运动休闲体验基地和项目建设力度,鼓励航空飞行营地与文化、娱乐、旅游景区等综合开发,探索航空飞行营地与重要体育产业基地等融合发展。开发航空运动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运动体验产品,大力打造优质的航空运动体验品牌。形成一批可联动发展、多点联通的航空飞行营地,促进航空运动体验品牌化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形成国内首屈一指、国际知名的航空运动体验中心。
航空运动赛事活动。加强与国内外航空运动组织合作,推动承办国际国内重要航空运动赛事活动。依托林虑山滑翔运动品牌,引进和培育滑翔伞类国际知名的航空运动赛事,增强滑翔伞类航空运动影响力,打造国际级滑翔伞类航空运动品牌;借鉴滑翔伞类赛事的经验,鼓励做大跳伞、热气球、航空模型等的航空运动赛事规模,打造多样化全面发展的局面,培育航空体育运动消费市场,形成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优秀航空运动赛事品牌,叫响“航空运动之都”的城市名片。
航空运动培训。依托安阳航校、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推动航空运动教育培训与中小学校、航空飞行营地、航空俱乐部融合发展,以校本课程、课外活动、夏令营、航模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青少年航空运动兴趣;增设航空运动专业、开展以航空运动为主的职业技术培训,建立航空运动人才需求对接、培养、输送机制;创新旅游业态,扩大航空运动社会普及培训覆盖面,培养航空运动氛围与意识。通过打造集航空运动执照培训、运动员集训、职业教育、青少年培训、社会普及培训为一体的全国顶尖航空运动教育培训基地,使我市成为我国航空运动人才摇篮。
航空运动衍生配套产业。丰富和完善航空运动产品体系,向飞行穿戴、飞行保障、运动检测、虚拟现实等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先期面向国内航空运动市场需求,重点开展航空运动头盔、专业运动鞋、运动服装、专用手套等飞行运动穿戴类产品的生产,成为国内飞行器材及穿戴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后期向高度表、卫星定位仪、备份伞等飞行保障类产品和虚拟现实设备等方向拓展,最终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航空运动器材装备制造基地。深度挖掘航空运动文化溢出,打造航空文化旅游产品,包括度假休闲、周边游、短途游、航空运动周边产品、自驾车营地等衍生配套产业。
■航空教育
飞行培训。依托我市深厚通用航空培训基础,鼓励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在从事直升机私用、商用飞行执照培训业务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国内知名培训机构的合作,拓展发展民航飞行员培训。积极引导河南贯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河南新丝路国际飞行学院、河南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通航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引进培育飞行培训学校、航空公司,拓宽飞行培训范围,形成全面的飞行培训产业。针对未来市场发展及航空公司需求,针对性重点发展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培训,以面向现阶段我国巨大的飞行员需求缺口。
无人机培训。打造“专业化+娱乐化”多层次飞手培训体系,鼓励引进或培育AOPA认证的无人机飞手培训机构。积极开展无人机飞行执照培训、特技培训和青少年科普培训。面向无人机使用后端市场,开展无人机维修保养相关培训。依托安阳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探索城市场景无人机运行标准。重点开展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针对公安在职民警及警务辅助人员,开展理论培训及实战模拟,重点针对无人机应急处突、活动安保、侦查搜捕、交通管理等进行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及联合模拟演练。
■航空会展
航空文化旅游节。依托我市“航空运动之都”和滑翔伞基地,持续打造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特色品牌,举办层次更高的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探索特色航空节主题,融入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与国际航展接轨,做大做强“一座会飞的城市”名片。同步发展其他航空文化活动,举办航空体育表演、航空运动赛事、航空嘉年华和系列配套活动等,为我市发展航空经济聚集人气,提升国内和国际知名度。
论坛会议。依托我市良好的通用航空产业基础,主动与通航企业合作,举办航空运动、航空文化、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等主题的论坛和会议,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通航论坛会议。借助安阳民用机场建成通航,以及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规划发展的契机,发展临空经济和支线航空等会议论坛,探索支线机场临空经济特色发展模式,助力豫东北临空经济发展。
展览展销。依托北关区无人机制造基础与办展条件,打造国内知名的无人机展示交流活动平台,与全丰无人机等企业合作,举办无人机展览展销活动。引进航空运动器材的生产、销售和代理企业,举办航空运动器材展销,搭建起航空体育运动员、广大爱好者与运动器材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之间的洽谈交流合作平台,从而全面促进我市航空运动器材贸易与销售市场的快速形成。深度挖掘我市独特的本土特色产品,举办农副产品、文化旅游纪念品、民间艺术等展览展销活动,更好地宣传和发扬本土优质产品和文化特色。
■通航保障与服务保障
固定运营基地。根据省内基础情况和需求特征,建设综合性固定运营基地,提供通用航空器托管、维修及保养、航材供应等综合服务。鼓励结合安阳民用机场,建设公务型FBO,为国内、国际公务飞行提供飞机停场、托管、旅客地面服务等保障。
飞行服务站。依托豫北太行山通用机场群,支持在安阳县(示范区)建设飞行服务站,服务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豫北粮食生产基地,重点满足航空运动、空中游览、农业植保、航空制造等需求。飞行服务站的建成投运将极大的提升机场运营服务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高效、便捷的飞行保障服务。
航空维修。积极引进具有航空维修能力的企业入驻,开展航线维修、定期检修等维修服务。依托安阳永和通用机场,开展面向飞行培训等业务的专业化维修业务。
航油航材供应。加强与中航通用油料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建设通用航空航油料供应服务保障设施,并纳入全省通用航空航油运输保障网络体系。加强与航空工业通飞等企业的合作,提升通用航空航材保障供应能力,结合保税区构建国家级通航航材共享中心,提高航材管理、交易和流转效率。
通航金融与服务。鼓励和支持发展通航金融、通航保险等业务,加大金融业对通航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创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通用航空全价值产业链。鼓励成立通用飞机租赁公司,支持发展通用飞机、直升机等租赁业务,为通航企业灵活定制飞机租赁服务、小时付费服务,所需资金与购买飞机的资金相比大大降低,盘活企业现有飞机。
“十四五”重点任务
■提升航空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吸引国内外通用航空知名企业入驻,加快通航制造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国家级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5G空域技术联合实验室、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等项目建设,构建集研发、孵化、生产、技术检测、维修保障、应用于一体的通用航空制造全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区域通航产业创新中心。
加快推进安阳5G泛在低空无人机管控平台、安阳国际航空运动城通航产业研发孵化中心、林州林虑山滑翔器械检测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能力建设,支持河南无人机质量检测中心申报建设国家级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充分发挥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河南无人机质量检测中心等科技平台优势,加强与国家科研单位、技术优势企业等合作,重点支持航空科技产业化研发项目落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本地航空研制技术优势,依托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安阳国际航空运动城通航产业研发孵化中心等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航空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航空科技成果高质高效转化。深入实施航空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培育后备库和数据库,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奖补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健全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形成一批富有活力、专精特新的中小微创新型企业。
推动航空科技成果体系建设。重点依托安阳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城市应用场景“十四五”先行先试经验,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城市综合管理规章,探索一套可推广的企业运行标准和程序,组织起草城市综合管理无人机相关运行标准和5G网联无人机相关技术标准,并积极申报行业或国家标准,将试验区成果固化。鼓励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农业部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参与和主导航空植保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与产业化协调发展。
■促进航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工程。依托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安阳国际航空运动城、安阳(汤阴)航空产业园,以招商引资或和本地培育的方式,重点支持核心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将一些潜力项目列入我市高端制造类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采用产业基金入股、贷款贴息支持、担保风险补偿、示范应用推广等多种方式,引导支持航空制造重大项目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发展1—2家上市企业,支持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推动无人机产业提质扩量。发挥我市无人机产业优势,推动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强实力企业向高、精、特、新方向发展,扩大规模、增强优势,巩固和确立在同行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支持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平台及数据业务;支持蜂巢航宇公司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弘安航空公司无人机电池向轻量化、高容量、智能化方向发展,占领更大市场;引导昆豫航空公司开拓工业无人机市场,占领油动直升机技术高地。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测试、军用无人机配套制造等新领域。
促进航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按照我市航空经济“两区三园”的空间布局,引导各园区结合现有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适度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形成一批专业化分工的航空新兴产业集群。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区建设为统领,推进5G技术与无人机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打造百亿级智能装备特色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军民融合企业和项目开展招商,适度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高附加值的航空新兴产业领域拓展。加快启动安阳(汤阴)航空产业园开发建设进度,提前规划,加强研究,进一步细化发展重点和目标方向。
■积极引导航空消费经济稳健增长
夯实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航空运输和航空物流产业化发展,搭建东部区域消费人群到我市消费的快捷通道,推动安阳民用机场和通用机场融合发展。按照功能有限、集约节约原则,稳步推进林州通用机场、安阳永和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大力推动短途运输和低空旅游等通航消费业务,推动安林旅游等短途航班常态化,打造精品航空旅游线路。针对通用航空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试点开展若干航空飞行营地建设,探索通用航空大众化消费的有效路径。重点推进林虑山滑翔基地索道项目建设,提升林州航空运动旅游接待能力。
持续推进安阳“航空运动之都”品牌塑造。持续高质量举办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推动安阳航空运动和文化旅游活动的有机融合,进行初步的商业化尝试,打造提升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活动品牌,提升我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深化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制定和执行林州滑翔五年赛事计划,开发趣味性强、参与度广的群众航空体育赛事,激发航空体育赛事的市场活力;加大目的地整合营销力度,促进航空体育飞行体验项目受众的进一步普及,激发低空旅游市场潜力,将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打造为一站式竞赛、旅游、培训综合平台,建设中国休闲旅游航空体育产业的典范。加快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安阳航空培训教育基地,安阳工学院新丝路国际飞行学校等项目建设,建设全国知名通航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航空科普研学基地,打造安阳航空教育品牌影响力。
本平台致力于低空经济信息分享交流。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低空行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