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繁忙,遇见成长。站在年终岁尾,回望二小全体教师一起携手走过的教研岁月,一起经历的工作点滴,满是收获,满是自豪。现将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年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个方向引领:新课程标准
坚持把“落实新课标构建新课堂”作为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研修指南,组织各业务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版。
并对全体教师分组进行了四轮新课程标准测试,测试活动大大激励了老师们学习新课标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家“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标”的思想意识,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把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两大教研重点:大单元教学和任务群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点,为进一步理解大单元教学理念,推进大单元整体教学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各业务组利用教研时间,通过观看名家讲座、观摩名师课堂、设计大单元教案、尝试大单元教学等系列活动,使大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在二小课堂上落地生根。
全体教师在本学期业务研讨活动中,深入剖析、熟练把握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大任务、大单元、真实情境的学习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科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结合,要注重知识内在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
三大提质工程:铸魂工程夯基工程光点工程
1.铸魂工程
我们把师德师风作为教研工作的奠基工程来抓,以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河南省最美教师”“安阳最美教师”优秀事迹为契机,提升教师政治觉悟、职业道德,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每周一位教师进行师德故事分享,每两周一次师德师风主题学习,每学期一次师德演讲比赛,以此弘扬教师正能量,倡导师德新风尚。
2.夯基工程
本学年,学校继续以提升全校师生书写水平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夯基工作。学校多名教师、学生参加了了安阳市“汉字小达人”领写员征集、学生作品展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师生的写字热情。在全校掀起“规范字,规范写”、赓续文化传承的热潮。学校还组织三年级、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两轮“用好工具书,学好规范字”查字典比赛,全体参与,全面评估,提升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能力,提升使用效果。
3.光点工程
“光点工程”是学校开展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青蓝实践活动,体现了学校的教师发展理念,旨在记录老师们的专业素养提升进程,表达学校对青年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对资深教师的充分信任,也为我们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搭建了一个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携手前行的平台。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互帮互带,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四项特色教育:红色教育甲骨文教育劳动教育诗词创作
1.红色教育
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红旗渠精神这一红色教育资源,把红旗渠精神全方位、多渠道融入德育教育中,创设“红旗渠文化长廊”,建设红旗渠精神教育馆,培养红旗渠小导游,义务解说红旗渠精神,创作红旗渠主题诗词、开发红旗渠校本课程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传人。
2.甲骨文教育
学校紧紧围绕《诵诗识字来安阳——百诗百字》这本书,开展探寻汉字演变系列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跨越千年的甲骨拓片,生动有趣的甲骨文字了解甲骨文,爱上甲骨文,爱上中国文字,爱上传统文化。
3.劳动教育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浸润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校内建立耕读劳动实践园、劳动实践教育馆,利用好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技能大赛、社会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多措并举促劳动教育,学校被授予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4.诗词创作
学校积极参与“诗词创作进校园”活动,创建了“快乐写诗吧”诗词创作基地,倾力指导、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诗词原创作品,截至目前为止,已开展主题诗会25期,作品余首,一首首诗作,诗意了二小校园,也诗意了林州大地。河南科技报“校园专题”栏目整版刊发了我校红旗渠主题诗作“心中的渠诗中的渠”。
蓁蓁其叶,灼灼其华。这一年,有收获也有遗憾,我们在程式化的教研活动中忽视了老师们的职业幸福感和学习成就感,在“守成”的同时没有把“创新”落到实处,没有让原有特色更加明显更加闪亮,很多新的尝试刚刚起步,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求出更适合、更长足的发展模式。
但是,每一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每一个遗憾的背后都是更努力的向前,所以对我们有更美好的展望:
课程标准引方向,双减工作在路上。
红色教育往前站,培根铸魂育少年。
坚持课改不放松,提质增效课堂中。
读书写字放心上,夯基工程绽芬芳。
二零二四好好干,二小一定更灿烂!
供稿: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编辑:张强常晓芳郭巧丽
审核:万海东
审签:侯艳芳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