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传统村落山西长治白杨坡村
TUhjnbcbe - 2024/10/18 20:43:00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www.yushiels.com/npxbb/npxlf/759.html

白杨坡村位于浊漳河南岸,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村下穿过。北临省道潞林线5公里,距河北省涉县50公里,东临河南省林州市40公里,西距平顺县城70公里,距长治市90公里。村庄地处山间谷地,东有漫岭山,西临上垴山,南望驼岭山,北有轿顶山,北距漳河米。白杨坡作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级生态博物馆和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白杨坡村最早的居民来自岳姓,据载,岳飞的后裔第三子岳霜的后代逃难到此柏杨树林之中定居,繁衍生息,形成了最初的村落,后陆续牛姓、赵姓、张姓迁移落户到此。现辖白杨坡、盛耳庄、后山三个自然村,居住历史近千年。村名原叫柏杨寺,寺院建在井则凹。村北关帝庙碑记:寺的西侧有一吃水池,北侧深沟有一条大路,路东西两侧有两个狮子模样的石头,有两片地叫东平头、西平头。过去建寺选择两个头,遗憾的是寺院早已被洪水冲毁,只有部分瓦片和条石遗存,狮子石头和两片地保存完整。辛亥革命后,这里的自然生态林柏树、杨树漫山遍坡非常旺盛,后人根据自然的特点,改名白杨坡村。

据村民支部岳晚堂口述,当地口口相传,该村居民为东村迁过来,距今有七到十辈儿,约年的历史。村名原叫柏杨寺,寺院建在井则凹。辛亥革命后,改名白杨坡村。

村落按照传统的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原则选址,村落格局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东西两侧建筑均采取背靠山体的做法,因此两侧建筑遥遥相望。整体村落坐南朝北,以驼岭和岭山为靠山,左侧青龙有小岭、油坊岭,右侧白虎有大岭,面朝北侧,朝向浊漳河和红旗渠。

村子最初是为了方便在该处的天地做农活,村民自发由山下东村在此建房,后人逐渐增多而成为村子,除了围绕村子水源建房外,因此处多山,平坡距离有限,所以在建房过程中,如遇靠多端缓坡的基地,建完房屋之后,如果房屋前面空余太少,做院子太窄,需在院前的缓坡处着到一个理想距离砌一道墙,该道墙叫“岸”,然后填实“岸”与之前院子之间的缝隙,以获得更大的院子。该建屋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

村子建筑以四合院为主,一进院或多进院,建筑多为土坯砖墙,板瓦屋面(其中几处为当地红火石片,铺就而成),单层或两层,两层建筑单体内部有传统木梯子,二层一般储物用,不用于居住。有几户较早建筑台明为青石,台阶也是青石。有一户为石质三孔窑洞。

村子坐落在太行山麓,村子地形高低错落,起伏不一,所以,村民以聚居和散居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四处:上庵,下庵,长条和场尖。呈“S”状。原有一戏台在现村委会的地方,有一百多年的,后来于80年代建成现在的戏台,原戏台拆除。现在长条东侧,场尖北侧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构筑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纺织博物馆以及游客接待中心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村落山西长治白杨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