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没有终点,徒步路上有你有我,分享更多新鲜有趣的国内外旅游八卦、城市趣闻!
水可以说是生命构成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世间万物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许多生长在水资源充足地区的小伙伴可能对于“缺水”这一概念没有多少感触。可是对于一些水资源贫乏地区的人们来说,每一桶水甚至是每一杯水都是要合理利用的。而今天咱们要介绍的这条水渠,便可以说是改善了一座人口过百万的城市的用水难题。
林州是位于河南省的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小县城,这里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的交界处,林州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高危地区,其中又以旱灾最为频繁跟严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林州,几乎可以说是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而这跟当地的地质结构有很大关系,特殊的地质让这里的土地保留不住水份,如果不经常下雨这里的水份很快便会流失直到干涸。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修一条人工河流把外面的水引入林州成为了解决干旱问题的必走之路。而这一修便是十年,更是造就了如今大名鼎鼎的红旗渠。
在那个时期,我国的工业水平还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而红旗渠自一九六零年动工后,前后出动了几万的人力,花费了十年的时间,硬生生地依靠着工人们的双手以及最为原始的工具完成为了这段长达七十公里的水利工程。而这条河道还不是在平坦的陆地上挖的,而是挖平了总共一千二百五十座山头,其中许多都是沿着悬崖峭壁硬生生的凿了条水道出来,其中还开凿了二百一十一个隧洞,沿途的建筑更是多达上万座。
最终红旗渠在一九六九年的七月完工,当最终河水通过水渠横跨七十公里流到了林州的时候,所有人的汗水跟付出都得到了最大的回报,红旗渠的开通有效的解决了林州用水难的问题,如今的红旗渠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并被评为了5A级景区,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