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1/4 3:07:00
西望太行,山高云秀,天朗气清,境幽峰翠,缥缈如仙界。从小到大,在山脚下生活了几十年,看了无数次的山景,登了无数次的山路,饮了无数次的山泉,沐了无数次的山风,嗅了无数次的山花,赏了无数次的山雪,邀了无数次的山月,赞叹了无数次的奇峰异石,却从未有过对山的厌倦。山看得多了,虽不再好奇,不再震惊,但也不敢有丝毫骄矜之心,更不敢有亵渎之意,剩下的便只有日复一日地崇尚、仰望和敬畏了。古往今来,人们对高山、大海、沙漠和太空,始于畏惧心理,终于征服心态。动辄高喊,征服自然,征服大山,征服海洋,征服沙漠,征服太空。但在山、海、沙漠、太空眼里,这些幼稚的行为又何异于蚂蚁缘槐,蚍蜉撼树?人们开山凿路,修渠挖河,围海造田,植树造林,驾舟出海,乘机上天,充其量不过是对大自然的一次次探索、认识、开发、改造和利用罢了,又怎么能谈得上“征服”二字?金主完颜亮有首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气势足够豪迈。林则徐少年时有幅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意境足够高远。但不管是泰山上封禅的帝王,还是华山上论剑的英雄;不管是到达长城的好汉,还是攀上珠穆朗玛峰的挑战者;不管是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还是雕刻在拉什莫尔山上的美国总统,都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匆匆过客。而那些不事张扬的山峰从来没想到过辩驳,从来没想到过委屈,也从来不会刻意去追求万众瞩目和无限风光。不管山顶有过多少征服者的脚印,不管山下有过多少朝拜者的目光,山就在那里,任鸟飞兽跑,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会愤愤不平,也不会自鸣得意。太行山分为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林州市西部的太行山便是位于河南省境内的南太行。南太行兼具山的雄伟和水的灵秀,集巍峨、壮丽、险峻、幽邃、奇特、秀美、灵动于一身,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段。仲秋的周日,秋高气爽,瓦蓝色的天空飘着丝丝缕缕的白云。有朋友相约沿花壶公路登南太行揽胜,遂欣然前往。花壶公路是从与林州毗邻的山西平顺县花园村到山西平顺、壶关的一条县级公路,全长22公里,现已成为连接河南林州与山西壶关的一条著名网红公路。驱车从合涧镇向西进入花壶公路,便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之”字拐,一个又一个的急转弯。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无底的深谷。弯弯曲曲的盘山路,路面平整干净,路旁草木葱茏。远处是对面山上连绵起伏的山峦,层次错落的山峰,形态各异的山石。不断变换的秀美风景,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因为坡度缓,所以山路修得比较长。从高处往山下俯视,只见柏油路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路与路之间的直线距离其实很近,但却要绕很长的路程。有时候,坐车走了十几分钟,不过是刚转过一个小小的山头。走的路远了,看到的风景也会相应变多。同样一座山峰,往往会呈现不同的景致。仰视是一个样子,俯视是一个样子;正面看是一个样子,背面看是一个样子,侧面看又是一个样子。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长辈的谆谆教诲:要多听老人言,多了解世故人情,才会少走弯路,少吃亏。但很少人能够悟到,弯路有时自会有弯路的好处。因为弯路中潜藏着许多迷人的风景和美好的际遇。生活中的许多奥妙和情趣,是那些善走直路,善寻捷径,善投机取巧的人永远都无法体悟的。半山腰有一个观景台。运气好的话,可看到五彩缤纷的滑翔伞从山顶飞过,像老鹰一样在天空盘旋。向北可达金灯寺、小西天。向下俯瞰,坐落在谷底的洪谷山景区像一幅浓缩的图画,唐塔、院落、悬崖、翠峰、流水、红岩、碧潭尽收眼底。再往前走,是一段紧贴山岩的挂壁公路。从远处看,只能看到悬崖峭壁上露着的几个敞口,下面是万丈深涧。连续穿过几个隧道,再走一会儿,便到了太行山顶。一些山峰上面建有发电风车,远远望去,像一个个舞枪弄棒的巨人。站在山顶东望,白云下的城市和村庄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巴掌大的图案。田园如绿色的丝帕,道路如纵横的蛛网。而忙忙碌碌地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在大自然眼里,生命又与蝼蚁何异?在高山之巅,远望这喧嚣的尘世,我想,每一个经历过“丝竹之乱耳”和“案牍之劳形”的人,对陶渊明笔下的“尘网”和“樊笼”应该会有更深的理解吧!乘车行驶在太行山顶,有乘坐飞机在白云上穿行的感觉。和暖的阳光,清爽的凉风,蔚蓝的天幕,葱郁的树木,芬芳的花香,蜿蜒的公路,连绵的峰势,起伏的山峦,使人神清气爽,如临仙界,有出尘脱俗之感。南太行西边是山西省壶关县。壶关县地处山区,人口密度小,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但道路修得很好。虽然是弯弯曲曲的山路,却很少有颠簸感。这里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凉,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别有风味。土豆很面,西红柿和萝卜很甜,核桃很香,豆角几乎没有筋,入口柔嫩。这也可能是大自然对山里人的补偿和厚爱吧!中午,在一个小饭馆吃了碗饸烙面后,我们从壶关县桥上乡下山,经太行山大峡谷,返回林州。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是国家5A级景区,内有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紫团山等著名景点,谷底有公路向东直通林州市合涧镇。大峡谷崖高谷深,多森林、山岭、洞穴、泉眼、瀑布、水潭、河流等自然景观。向上看,两边数十丈高的悬崖峭壁夹着一长条蓝蓝的天空,如缎如画。周围扑面而来的是绿树青草和野菊的清香。每经过这样的地形,总会想到一个古战场的名字:鸿沟。也会想到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虚怀若谷。李白写山的诗有一百多首。其中不乏传世名句。如:“将登太行雪满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王安石在诗中写到“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只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登山路,看奇峰,寻幽地,访古迹,远离缠身俗务和红尘利欲,拜大山为师,向大山学习,与大山共语,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襟怀。与大山相处久了,便会感到,在伟岸、雄奇、坚硬、凝重、缄默、粗犷、孤傲、冷峻的外表下,每一处大山都宅心仁厚,腹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