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特稿记者宋向乐通讯员袁勇石铭
“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光荣而又甜蜜的事业!”年10月,面对记者,河南省林州市委巡察办副主任、村居巡察室主任张明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年4月,林州市委探索推行村居巡察工作。其初始动因,是为了有效解决居高不下的信访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总结提升,这项工作经历了由“访”到“察”的转变,林州市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参与完成了8轮共个村居的巡察工作。
通过8轮巡察,巡察组发现并反馈问题件,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移交问题线索件。目前,前6轮已整改结束,交办的件问题中,整改到位件,整改到位率96.5%;党政纪处分人,移交司法机关38人;解决民生问题个,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基层干部得到了一线锻炼,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市委第八村居巡察组组长、农业局副科级干部冯志刚深有感触:“村居巡察工作在党建工作的长河中,或许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对林州人民来说,这个变化是巨大的。”
◆林州市委村居巡察组在群众中走访。摄影:张硕恒、李珂
立足于访着眼于察,聚焦于改落实于建,
有效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按照中央部署,河南已经建立了市县党委巡察制度,有力推动了巡视向基层延伸。但从实际情况看,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居仍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薄弱环节。
数据显示,年河南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起、处理人,其中仅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就多达起、处理人,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党组织“软弱涣散”,全面从严治党存在“竿插不到底”“水流不到头”的情况,存在“上面九级风浪、村居波澜不惊”的问题。以林州市为例,全市农村“问题支部”一度多达个,占农村党支部的近20%,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实见效。
林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卫东说:“开展村居巡察,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督促基层党组织把欠账补回来、把党建抓上去,有效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在巡察方法上,巡察组以‘一托N’’的方式,每轮巡察40天时间,每个组巡察3—4个村居,每个村居入户走访党员干部人数不少于村居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三,走访村居户数不少于总户数的20%、最低不少于50户。对基础较好、情况相对简单的村居,3、5天解决问题;对体量较大、情况复杂的村居,坚持时间服从效果,力争10天、半月解决问题。”林州市委巡察办主任王建斌说,“每两轮巡察结束穿插一次‘回头看’,既督促整改老问题,又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巩固拓展巡察效果。”
巡察每个村居,都要召开村民大会,设置信访举报箱,张贴巡察公告,公开举报电话,开通村内“大喇叭”,扩大巡察知晓度,提升群众参与度。
用活“访”的方式,树立“察”的震慑。巡察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诚感受民意,谈话地点覆盖了街头巷尾、农家庭院、田间地头和百姓饭桌,与老百姓“唠家常”“掏心窝”,“面对面”“心贴心”,广泛征求和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林州市龙山街道其林台村,近几年群众上访不断,巡察组注重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倾听心里话,注重从“正常现象”背后发现“反常问题”,摸清了3名村干部收受开发商贿赂共计万元、挪用集体资金2.2亿元的重大问题线索,“小官巨贪”受到法律惩处,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掐灭了引发上访的“导火索”。
村居巡察组在东岗镇东岗村巡察时,谈话间无意中听群众说,现在的干部可真不错,我家房顶漏了,干部主动无偿来给我修房子。猛一听,认为这样的干部应该是个好干部,当时巡察干部反向思考、顺藤摸瓜查实了东岗镇镇长助理、纪委副书记李玉堂骗取国家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共计万元的违纪线索。李玉堂为人霸道、作风蛮横,是当地百姓人人畏惧的“李半街”,在东岗素来有“不拜庙堂,拜玉堂”的说法。听到他被查处的消息,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巡察组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于反映具体、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迅速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七八轮巡察共发现有关问题件,交办问题线索件,已经办结的问题线索中党纪处分人,移交司法机关人。
根据村居巡察移交的问题,姚村镇共清收集体土地占用费余万元,收回集体土地50多亩,给予6名党员干部党纪处分;赵家河村村干部带头修庙,镇纪委分别对5名村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党员作出深刻检讨。
林州市委巡察办干部郭小晓伟说:“一次巡察比上十次廉政教育课都管用!开展村居巡察,就是让利剑直插基层,彻底击碎‘乱’的生态,重新构建‘治’的环境。”
结合巡察发现的村居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林州市委督促乡镇(街道)党(工)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整治“空壳”村支部,“不倒翁”支书,“候鸟型”党员,家族、宗教势力干扰把持村务活动,党员支持参与邪教迷信活动等问题。通过开展农村“问题支部清零”活动,林州市共解决村居班子突出问题个,调整村级班子39个,涉及党支部书记28人,其他村居两委干部35人。
充分运用巡察发现的案件资源开展以案促改,既立足于“当下改”的措施,更着眼“长效治”的谋划。林州市委、市纪委共筛选剖析典型案例起,查找小微权力廉政风险点个,制定防控措施项,整改问题个,警示教育村居两委干部人次。年,个村居全部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换届成功率%,一大批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真心为民的好干部进了村两委班子。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每减少一分,党和群众就更加贴近一分。“通过村居巡察,我明显感觉到村居基层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党风政风大有好转,党心民心更加贴近,村居巡察是破解基层难题的有力抓手。”林州市横水镇焦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魏宝保吉表示,下一步,要按照巡察组反馈意见,扎扎实实做好整改工作,真正把“最后一公里”打通、走实。
◆村居巡察组入驻黄华镇王家庙村。
各级党委责任上肩,职能部门任务落地,
构筑村居巡察工作的“四梁八柱”
村居巡察怎么开展、重点访察哪些内容、人员从哪来、成果怎么用……一系列问题摆在林州市委一班人面前。村居巡察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吸收,没有模式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林州是红旗渠的故乡,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伟大光辉的红旗渠精神。林州人能吃苦、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认准了的事情,就只管苦干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组织建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的重要指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既然决定要干,市委就责无旁贷发挥‘主心骨’作用,以上率下硬生生趟出一条路子来。”林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宝玉回想起市委多次研究部署村居巡察工作的情景,仍然感慨万千。
从第一轮村居巡察开始,林州市委坚持边巡察、边总结,补短板、促提升,经过一年多的反复酝酿和实践探索,今年5月,市委正式印发《关于扎实推进村居巡察全覆盖的决定》和《村居巡察工作实施办法》,从体制机制层面为村居巡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委要求,规划在三年时间内对全市个村居实现“巡察全覆盖”,对村居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确保老百姓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