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顺镇东山村自来水管网施工现场,穿着迷彩服,头发、脸上、身上都沾满水泥、泥土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海生正带领两委班子铺设自来水网管道。旁边,铲车正在往三轮车上装运渣土,十几个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铺管道,搬管子,推沙子,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了节约开支,支村两委4人分工明确、紧密配合,村干部既是各种机械操作手,又是工地小工,能自己动手的决不用工人。杨海生更是坚持在工地一线,衣服上汗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脚上、身上沾满厚厚灰尘也毫不在乎。“支书为了大家吃上自来水,不怕脏,不怕累,自己都成了泥人了!”一位也参加劳动的群众话语中充满了敬佩与夸赞。
“村干部有这种好的作风,离不开我们从去年以来实施的‘1N’考核办法,激发了全体村(社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起了谋划发展的巨大力量。”河顺镇纪委书记王增强说。
什么是“1N”考核办法?为什么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给河顺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笔者带着这些疑惑进行了深入了解。
实施“18”考核扭转治理困局
年7月,市委完成了对河顺镇41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在巡察中发现,全镇三分之一以上的村级班子成员精神面貌不佳、工作积极性不高、畏手畏脚,存在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象;还有的村“班子”成员政治素质不高,法纪意识淡薄,缺乏监督制约。同样的问题在镇机关干部队伍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制约全镇的发展,更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年以来,全市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开始探索开展以巡促治工作。镇党委高度重视,在市委第六巡察督导组的推动下,对问题进行全面治理。
但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调动镇村干部的积极性,真正为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成了河顺镇党委面对的难题。
巡察督导组积极出谋划策,提出要想把干部思想、积极性调动起来,必须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把各项工作“一筐子揽进来”,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困局,激励基层干部在新时代进一步担当作为、实干筑梦。
河顺镇党委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工作,出台了“18”绩效奖惩办法。
“1”就是建强村党支部,突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全村发展;“8”就是包括脱贫攻坚、清洁家园、生态环保等8项工作。
河顺镇将农村两委干部工资调整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特殊奖惩工资村自筹工资”结构。根据镇党委研究部署的常规、重点、中心等工作落实情况,每月底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百分制量化评分。考核由八个工作区的包区领导、包村干部负责对本工作区两委干部落实工作表现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打分,分为“好、中、差”三个等次,考核结果作为发放村两委干部工资报酬的重要依据。
当月评定等次为“差”的,在本区两委干部会上作出深刻检讨;连续两个月评定等次为“差”的,在全镇镇村两级干部大会上作深刻检讨,同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10%;如果连续三个月考核为“差”的,镇党委按照相关规定暂停其相关职务,同时提请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免除其村两委职务。
“18”奖惩办法不仅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转变了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同时也迅速扭转了工作局面,激发了镇村两级干部工作热情,有力地推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年上半年考核中,河顺镇根据4-6月份通报执行5项惩罚,涉及11个村,处罚资金共计2万元,兑现10项奖励,涉及30个村,奖励资金1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全镇41个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完善“1N”办法提升治理机制
巡察督导组在督导问题整改中发现,河顺镇“18”奖惩机制运行一年多来,全镇各项工作均有了明显变化,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农村意识形态等未纳入考核范围的工作重视不够,群众反映民生事项办理服务中仍然存在不顺畅、不便捷问题,“18”机制需要继续完善提升。
今年3月,河顺镇党委针对巡察督导组反馈意见,在“18”奖惩办法机制上,完善出台了“1N”考核办法,把镇党委的中心工作、临时工作、长期工作都囊括进来,使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在以巡促治工作推动下,我们实施的‘1N’绩效奖惩机制,突出党委领导、系统谋划和机制创新,量化镇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在强化制度建设、织密扎紧制度‘笼子’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奖惩措施,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为开创河顺美好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河顺镇党委书记李良信心满满。
年,河顺镇财政专项划拨万元作为两委干部日常考核奖励资金。在1--9月份绩效考核中,22个村98人受到表彰,共发放奖励性报酬资金元。
先进典型涌现治理成效显著
河顺镇从实施“18”到“1N”办法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杨海生式的优秀党支部书记。
段家窑村党支部书记段文昌,从上任第一天就把生活用品从市区搬到了村委会,以村为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他从党组织建设入手,组织党员活动,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大事小事大家说了算,受到群众的拥护。接着他又四处“化缘”,筹措资金,硬化街道,安装路灯,绿化美化,全村环境面貌一新。人心顺了,环境好了,发展产业就好办了。段文昌从提升“造血”功能入手,积极开展“三资清查”、南坡土地复耕、争取国储林落户段家窑村等项目,为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马家山、西曲阳、东寨、石村、东曲阳及镇国土城建线等优秀党支部及站所因村施策、各尽所能,有所谋有所为,均受到了镇党委的通报表扬。
“开展以巡促治以来,河顺镇党委能够从机制入手,通盘考虑,长远谋划,探索实施了‘1N’考核办法,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的有益实践,将对促进基层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奋发的政治生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市委第六巡察督导组组长马玉凤说到。(林州市委宣传部赵亮郝一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