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全面展现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在各自岗位上做出的非凡业绩,法治河南新媒体特推出“e起相豫老家河南”特别策划,用文字与镜头记录平凡奋斗者的拼搏故事,唱响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08:05中国法治河南讯(张峰利张俊明李天慧舒建奇)“树因为有根而坚固茂盛,学校因文化而底蕴丰厚。”河南省濮阳县第三中学始建于年,时名华美中学,抗战时期先后更名为冀鲁边区抗日师范,筑先师范;抗战结束后,与冀鲁边区五中合并,改名为冀鲁豫边区冀豫中学,后归并于职业中学,建国学院,冀鲁豫边区第三中学;年新中国成立,设立平原省,学校更名为平原省濮阳中学,年改为河南省濮阳中学,年后正式命名为濮阳县第三中学。
百年锤炼,培育万千英才。
百年积淀,收获累累硕果。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濮阳县第三中学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为濮阳县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抓硬件营造优质教育环境
数代人薪火相传,百年来光彩迥异。
濮阳县第三中学坐落于濮阳县国庆路繁华地段,环邻濮阳县文化广场,占地面积90余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至今,濮阳县第三中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一流的环境。该校新建了实验室、微机教室、阅览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等多种教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楼;新建了包含18个教室、1个多功能阶梯教室的教学楼;装扮一新的图书馆,陈列了丰富多彩的各类书籍;教室内安装了多功能教学一体机,实现了电子化教学;教室、宿舍等场所安装了空调,让学生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生活,为兴国教育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硬化、美化了学校道路,打造更好的育人环境,让校园每一处都充满生机与活力,让百年名校焕发新颜。
自建校以来,该校先后荣获国家级“空军飞行学员优秀生源学校”,河南省“十佳”办学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濮阳市“突出贡献学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校本教研示范校”,濮阳市“兴学功昭”学校,濮阳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濮阳市“文明校园标兵”,濮阳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濮阳县“突出贡献”学校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抓党建凝聚学校发展强大合力
濮阳县第三中学现有党员98名。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新要求,该校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整体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
为筑牢党建阵地,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濮阳县第三中学建设了党员活动室,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队伍高质量建设,濮阳县第三中学定期组织全体党员赴林州市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台前县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全面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全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该校设置了党员模范岗,促使党员教师主动加压,始终保持对工作积极主动的态度,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强队伍提振教师团队的精气神
“教师是一份非常神圣的职业。我认为,教师应该敬畏自己的职业,并兢兢业业地把知识、技能、做人的道理一起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濮阳县最美教师、濮阳县第三中学化学老师叶红胜表示。
目前,濮阳县第三中学共有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76人,中学一级教师人,省和国家级劳模5人,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师83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该校邀请了全国名师到学校开展讲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进步;实施了“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举办了示范课,让经验丰富的老师为青年教师授课,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带领教师到先进学校观摩学习,开拓教师视野。
濮阳县最美教师、濮阳县第三中学语文老师张恒杰说:“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经常组织教师到其他优秀的学校学习,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走出去、请进来’并重开展的情况下,濮阳县第三中学的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濮阳县第三中学校长胡长兴表示,“学校创建了职工之家,为教师配备了健身器材,让教师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加强锻炼。”
濮阳县第三中学以“培育敬业精神、塑造师德风范、提高育人水平”为宗旨,组织全体教师举办了庆“五—”趣味运动会、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教师节表彰会、书画展览等,全面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了“最美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全面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师德精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抓课改提高教学质量
濮阳县第三中学“以校为本”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鼓励教师由“师道尊严”型向“人文”型转变,由“传道授业”型向“科研”型转变,由“墨守成规”型向“智慧”型转变,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质量的期望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让教师在实践中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形成集体的力量,发挥教师教研教改积极性、主动性,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濮阳县第三中学要求一线教师全员参加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使一大批教学骨干脱颖而出。满慎伟、山凤林两位教师作为代表在豫南课改联盟交流会上做示范课;冯计平、曲素静等多位教师获省市级大赛一等奖。
除此之外,该校还结合学生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校本教材的研发,组织教师编写了适用的教辅资料。现已研发使用的成广铎、韩红卫等教师编写的《题根智库》系列图书和刘亚娟等教师编写的《国学经典通读》系列图书反响非常好。目前,《高一导学案》《高二导学案》正在研发中。
濮阳县第三中学非常重视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培训,达到以课题促训的目的。围绕这些课题研究,该校采取学校搭线或双方自愿的形式,结成师徒帮带,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得到锻炼,脱颖而出,迅速成长。目前,该校已开展了12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有余篇教师的论文获省市级奖,且有多名教师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抓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濮阳县第三中学分为高中、初中两区,有82个教学班,高中部67个,初中部15个,在校生达0多人。
近年来,濮阳县第三中学通过以课改促教学、以课改促课堂、以课改促成长的举措,实现了升学率连年提高的好成绩,打造出了“低分高出”、“低进优出”的教育特色品牌。
为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开办了“机器人社团”、“翰墨诵读社”、“三人行”文学社、“数学思维社”“阳光足球社”等各类特色鲜明的十多个社团,丰富教育内涵,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个性发展、优质发展。其中,“机器人社团”在年举办的省、市机器人大赛中分获第二名和第一名。
该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组紧扣习惯养成举行了“写好字做好人”汉字大赛、外语学科组举行了“外语书写大赛”,督促高一新生写规范字。“学校除了英语教学以外,还与俄罗斯联邦大学进行了对接,开办了俄语班,实现学生特色化、多样化发展。”胡长兴表示。
除了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班之外,该校从高一年级开始,制定了专门的招飞培训方案,通过体检、目测、考察选拔苗子,组建“招飞预备队”,进行系统的体能和心品训练。年以来,该校有三名学生被国家空军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抓德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该校围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求智、学会担当、学会生活”的育人目标,将“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在自律中成长,在责任中成才”,倡导“人人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节日融入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牢记历史,继承先烈的革命传统,树立学生立志报国的崇高理想。
为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培养人格健全的中学生,该校建造了高标准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公理健康教育,印发《高中生如何应对青春期》,举办女生“自我防范、生理、心理”青春期健康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为营造良好的氛围,打造优秀的文化阵地,该校建设了校园景观和文化长廊,并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评选等活动,促进师生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升,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该校举办了《让父母为我自豪》班会汇演、《行动诠释责任》演讲比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诗词朗诵会、《超级高二生》辩论赛、《我的中国梦》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彰显青春活力,弘扬时代新风,让正能量遍布校园,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濮阳县第三中学俨然形成了“严明求实、善教乐学”的校风,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对于未来的发展,胡长兴表示:“濮阳县第三中学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谨治学,加压奋进,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向濮阳县人民交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如果您想做客《相豫》访谈,请在网上搜索:法治河南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