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10月31日讯(徐畅)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起来的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原名为引漳入林工程,后正式定名为“红旗渠”。该渠于年2月动工兴建,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
林州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因为长期干旱,江河断流,水库见底,为解决严重缺水问题,年2月,林县县委在对林县山川河流和区域人文地貌调查研究、勘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设计,决定带领全县人民动工修建红旗渠,把漳河水引进林县。
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林县儿女仅凭双手和铁锤,奋战近10年,削平山头座,凿通隧洞个,架设渡槽个,修建各种建筑物座,挖砌土石.82万立方米,总投工.2万个,最终修建了全长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据了解,当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期,林县人民面对重重困难,尽管环境艰苦险峻,尽管资金、粮食等十分匮乏,林县儿女依然不服输,用汗水和多条生命,建造了一条人工天河。
红旗渠精神是什么?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是在勤劳自强、敢于战天斗地的林州人民苦战近十个春秋,仅靠一双手一铁锤一铲,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公里的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