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还不错,随手订阅我们吧↓↓↓
△全国气温实况图(中央气象台/发)
民声天下6月1日北京快讯转眼间,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已经来到。本周(5月30日-6月5日)的全国天气舞台,在专家看来,大的天气格局,还是维持上周(5月23日-29日)“北热南雨”的局面。其中,华北、黄淮的高温在6月2日-3日,达到周内最强。南方的降雨过程,多出现在贵州、广西北部到江南一带,不断南北摆动;其间,“江南区”存在“入梅”可能。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山区要警惕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专家表示,监测数据表明,昨天(31日)11时,河北南部的永年、沙河、邯郸,河南北部的林州,均已经出现35℃以上高温。华北平原的新一轮高温过程,也就此开启。目前来看,今天(1日)高温会向南转移,明天(2日)再次北扩,高温范围和强度可能达到本轮巅峰。
据专家介绍,昨天下午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和河北的气象观测站点包揽了全国高温榜单前十名。而且,两地都是干热的天气。每年的5月底到6月,正是华北、黄淮的干热季节。不过,青岛因为有清凉的海风,当华北平原如烤箱之时,气温就20℃出头,有时还能遇到平流雾;如果想避暑,此时正是去青岛的最佳时期。除了北方的两块干热区,昨天华南依然闷热。海口的气温不如石家庄,但湿度高不少,体感上更热。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强调指出,形势上研判同样不难发现,从目前的气温推算,福州应该会判定5月28日入夏。较常年5月11日,偏晚了17天。这是当地年(6月1日)之后,入夏最晚的一年。从统计上来看,福州入夏总体还是呈现提前的趋势。之前的两年,年和年都是4月30日就入夏了。最早为年4月5日;最晚6月7日,分别出现在/年。(责编/翔宇)
*编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传递更多最新资讯。版权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您可将相关线索私信我们,也可在文章末尾评论留言即可将您手中的相关线索第一时间反馈。)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欢迎在底部留言,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