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林州独轮手推车啥都能推,新娘子都坐着它出
TUhjnbcbe - 2025/3/25 20:04:00

太行(那个)山高路又长,林县人(那个)推起小车,不停地唱。山里的人(那),(啊)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要往前边放。

在河南省最北部、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街头巷尾时不时还会传出这首据说是林州人都会唱的市歌——推车歌。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旋律,却生动传神地表达了林州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

而歌中的主角——独轮车,曾在过去几十年里是林州乡村最重要的运载工具,它见证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的诞生,见证了林州十万大军出太行到成为全国知名建筑之乡的历程,同样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林州翻天覆地的变化。

河南商报记者张艺文/图

腊月二十九,位于林州市最南部的五龙镇已经进入过年时间,节日的气氛十分浓厚。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镇上唯一的大超市里挤满了前来采购的村民。好运来,恭喜恭喜发大财……,超市音响里放着的比平时音量高出许多分贝的歌曲,宣告着过年应有的热闹和喜庆。

家住在五龙镇阳和村的刘大叔就是这群新年采购大军中的一员,平时在外打工的刘大叔今年早早地回到了家。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儿在外地帮着照顾大儿子一家,今年过年的准备工作就由他一个人承担。

来镇上买年货,下地窖里拉白菜,到菜地里刨萝卜……没用几天,刘大叔一个人已经把过年的东西准备的差不多。

多亏这独轮车,帮了大忙。刘大叔说。

啥是独轮车?

刘大叔用的独轮车,可不是平时在城市里见到的小孩子们骑着的一个轮子的自行车,而是一种传统的运输工具——用木头制成的独轮手推车。

这种独轮车在农村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运粮食、运石材都得靠它。刘大叔回忆,家里的这个独轮车是年拜托邻村专门制作独轮车的手艺人做的。车身用槐木全手工打造,至今已经用了31年,除了刹车功能有些损坏外其它没什么大的毛病。推车太当紧(重要)了,那时候谁都想找好师傅做一辆好车。刘大叔说,他的这辆车,是用当时家里最好的木材,托一位亲戚长辈打造的,这才有了这样一台全能型车。

独轮车,顾名思义,只有一个轮子在中间,因此找到重心保持平衡是推好独轮车的关键。推车不用学,只要屁股活,这句在阳和村妇孺皆知的顺口溜说的就是推独轮车的技巧。刘大叔向河南商报记者传授了推独轮车的要点,一是放置物品时要均匀,放的太靠前车头会很重容易倾翻,太靠后又会不易行走;二是推车人自己要把握平衡,推车时两脚稍稍分开站立,与车轮形成的三个点加固稳定。记者尝试推独轮车,空车时很好掌握平衡,一旦加上了重量在行走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向一边倾倒。看似简单的独轮车,没有经验和技巧还真推不好。

独轮车啥都能推,新娘子都是坐独轮车出嫁的

林州是中外闻名的建筑之乡,曾有玩笑话说林州人民生下来就会盖房子。在农村想要盖房子,独轮车就是最得力的好帮手。因为大家的车都长的一样,所以我们会在车上写着自己的名字。

刘大叔现在住的这间院子就是他自己盖的。从打地基用的土,到盖房子用的石头都是我用这个独轮车一车一车从山上推下来的,最多我推过斤。在城市生活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刘大叔口中的一车一车从山上推下来是什么概念。

作为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常年在外地做工的刘大叔直到年才开始着手盖新房。由于平时没时间回家,只有在冬天工地停工的时候才有空回家修建。光去山上开采石头我就在山里干了两个冬天。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新房盖成了。眼前这栋看似普通的二层小楼,是一个父亲对家庭最深沉的责任。

除了拉货物,独轮车还可以载人。现在结婚都有婚车,旧时候在当地结婚,新娘子就是坐着独轮车被新郎的弟弟们推着娶回来的。独轮车上一边坐着新娘子,另一边是娘家给的嫁妆。你大妈当年就是用独轮车推来我家的。刘大叔笑着说。

从坐着独轮车出嫁,到后来坐着自行车出嫁,再到坐着小卡车、汽车出嫁,婚车的改变见证着爱情的誓言和村民们越来越红火的生活。

红旗渠就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作为林州最知名的一张名片,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的修建,独轮车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刘大叔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建造也离不开独轮车的功劳,他的邻居孙大爷在年轻时就作为村里代表支援过红旗渠建设。当年劳动工具匮乏,人们就用钢钎、铁锤开凿大山,山路非常不好走,只能用独轮车在山间运输,极大保障了修渠的各类物料供给,可以说红旗渠就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正如《推车歌》中唱得:推着那小推车呀,从春天推到秋天。推着那小推车呀,从山下推到山上,推出来盘山一条红呀么红旗渠,渠里边,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啦,流的都是希望,流的都是希望。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新式的运输工具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在林州乡村生活中,皮卡、拖拉机、三轮车、四轮车等新式工具更多的被人们选择,独轮车的使用已越来越少。但是,独轮车不受环境限制又便于一人操作的特性,使得它依然发挥着余热,难以被完全替代。

一辆小小的独轮车,见证了刘大叔一家生活的变迁,它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乡村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首席编辑徐驰)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州独轮手推车啥都能推,新娘子都坐着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