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父辈的方向
我的步伐很沉重。
每年的十月一,都是这样,我怕上坟,我怕面对逝去的父母。
是我不孝吗?我迟疑。
父母的养老送终,我是奋勇当先的;父母的最后闭眼,我是站在跟前的。
父母逝后,从没像他人说的托梦,但我是久思不开,眼前梦中总有和父母在一起的背影。
有父母在,就有家在。
只有在父母逝去了,面对遗像才领悟到了这一点。
没有父母,就没有家。
我不堪回首,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岁月,父母把我从死神手里夺回,让我在人世间享受着阳光,温暖。
不堪回首,不敢记忆。
年,厄运从天而降,医院里度过了两个春秋,失去右手,让我这个有梦的少年梦归他乡,让我这个有理想的少年希望破灭。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身处远地的哥哥要重造手指;近持病床的二姐鼓我勇气,用左手写字;远房的叔叔要破格录取我到林县一中去深造。
知识给予力量,汗水凝聚赛场。
由哥的物质支持,由姐的精神策动,由叔的鼎力推动,我在努力着,我在奋斗着,我在人生的路上风风雨雨一晃就是三十年。
坎坷人生,风雨兼程。
一个残疾人,并说与强者争论,就是与弱者也有几分力不当心。
我自横刀向天笑。
父辈的力量,父辈的血液,催促着我的生命。
朝前去,冲出一条血路。
年,我成功了,所教班级靓丽林州,成为乡镇教育的楷模,我被选为林州市教师节模范;
年,我荣耀了,我的专著《红旗渠慈善日记》达于公开发行;
年,我卓著了,《王长顺图文工作室》亮相林州,“林州一支笔”成了我的代名词。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我遵循着父辈的遗训,我踏着父辈的足迹,谨慎,认真。
历经30年教坛,从未索要学生一文钱,从未也没权利贪学校一分钱;
我踏着父辈的足迹,我学着父辈的人生,与人为善。
情为所致,金石所开。
年,我调到慈善总会,在全市几百所学校中,动情开嗓,让横水2所学校成功获取“慈善学校”称号,并荣得元支持资金。
可我,却是失去了元的乡镇补贴。
没有遗恨,只为长进。
年,我荣耀当选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林州民间文艺》编辑部主任,年,我被林州市爱心妈妈理事会聘为理事,年,我愉快接受林州市作家协会的委任,当选会员……
成就面前没荣耀,成功跟前不显耀。
这是父辈的作风,也是我的追求。
图文:王长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