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之乐
——林州市电教中心电教优质课决赛横水分会场纪实
晴空碧波,万里响云。
4月17日,经历了迎春、惜春、恋春,今日迎来了爆春。
林州市教体局电教中心一行4人在横水镇中心学校领导朱合增老师的陪同下,一起走进试验区横水中心小学、横水一中评比参加电教优质课决赛选手的精彩纷呈。
横水是一片孕育之地,多少高手从这里腾云驾雾,飞向蓝天;横水是一人才的摇篮,几多名师在这里成为佳人,纳入市区。
指向蓝天,飞跃前行。
脱颖而出的石玉贤、刘建宏、敢于试深水,敢于为人先,在海选、在预赛,脱颖而出,一跃进入决赛,这是横水的骄傲,这是横水的荣誉,这是横水课改的又一结果。
腾云驾雾,所向披靡。
石玉贤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圆柱的体积》,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起,从圆的面积探究讲来,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推导,引入到圆柱的体积。
轻便,快捷,学生一看就明白。
这就是绝招。
课堂好的是教师的巧妙引入。
合作,探究,展示,体现了高效课堂的风味,融入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孩子的智慧是一流的。
抓住“想一想”去“探索新知”,巧妙运用“解中有悟”去发现新的技巧,在判断中发现,在拓展中延伸。
知识在于积累,方法在于实践。
一份导学案,几道训练题,一人展示,一人解说,全班明白,融会贯通。
练一练,熟能生巧,石老师充分利用前后黑板,让孩子们上台展示,训练了自信,训练了自强,训练了不甘落后。
没有丢下座位上的,转课堂,近学生,当场批改,当场纠错,课外训练课内化,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幸福感。
休整是为了更好的运行。
20分钟的大课间过后,我们与电教中心的领导再次走进班级,聆听来自横水镇太平庄学校的刘建宏的语文课《两小儿辩日》。
这节课,我的体味是: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这一点,建宏老师做到了,他通过听录音知停顿、读文章释词语、读中悟用现代汉语说,一步步,一环节,学生知认善认,跟着教师引导的节奏,一人答,一人疑,一人在更正,满节课活跃,满节课有生机。
2、紧扣学习目标,读中解,读中悟,表现突出。利用各种手段动员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小组合作,独说,群解,互商量,全员参与气氛浓。
3、带着一说“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对;带着“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对;带着两者都对;带着两者都不对;引发圣人孔子之言:“不能决也。”谁是谁非,看动画片,了解太阳近与远的科学论证,孩子们明白了,孔子是在“知之为知之”。
4、从《两小儿辩日》巧妙运用到《王戎识梨》,孩子们不用引导,不用启发,不用诱导,就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晓了古汉语的力量。一带一,把语文主题学习拓展创新,刘建宏老师做的是步步到位。
听,听开了劲儿;听,听到了味儿;听,听得累并快乐着。
连续作战,砥砺前行。
走近吕丽平,一节初中生物课《皮肤与汗液分泌》课,将学科知识点和信息技术互相渗透,实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有趣有味儿。
本节课的开始,吕老师运借助白板,用录像把与皮肤有关的知识和图像呈现在校生面前,巧妙切入课堂主题——皮肤和汗液;在讲述表层和角质层时,运用flash小动画,对知识重点进行了直观呈现,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样运用flash小动画机智化解难点汗液的形成,达到直观、深刻的效果。
吕丽平老师熟练运用信息教育资源,使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使知识传递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更轻松。
接近程小玲,《桃花源记》一记让听者走进了世外桃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一定的情景,将情、景、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取得了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的双丰收。
本节课从歌曲《繁花》切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和歌词营造的春天、桃花、美景氛围中进入角色,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由情景创设、氛围营造自然引入课题《桃花源记》。进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春天、桃花的意境中遨游,追寻《桃花源记》所展示的景象、情感、意象。学生欣赏和品味桃花的四个意象象征春天、时光易逝、美人美物和归隐情怀水到渠成。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发现美的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电教课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电脑及其所连接的投影仪进行教学,横水的教师们不仅就此,而且在备上做文章,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课上的有的放矢,课堂效果收获满满。
听课者乐,讲课者乐,还有谁会不乐?
图文:李文吉王长顺
编辑:王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