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碑永驻精神永存
——林州市民协深切哀悼老书记杨贵
这些个日子,我心特烦。
觉睡不着,饭吃不下,酒不想喝,烟不想抽。
一端水杯,就想到红旗渠,眼前就浮现一个人。
明知他已过世,但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
在纠结中,林州市民协办公室打来电话,说去吊唁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我的心情突然平静多了。
红旗渠,是一条生命渠,它的诞生,让林县彻底摆脱了“水贵如油”的遭难;红旗渠,是一条精神渠,它的出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应运而生。
没有共产党,没有杨贵,就没有红旗渠。
山就是碑,碑就是山,杨贵就像太行山一样,将世世代代永驻林州人的心间。
带着崇敬,带着怀恋,林州民协人30名副主席奔驰在通往红旗渠展览馆的路途上。
也许是杨公在天有灵,驾鹤西游后,本是春雨贵如油的时节,林州却是隔三差五就是一场雨,看来,苍天也是用一场春雨为老书记送别。
冒着细雨,匆匆赶程,一路上,李银录主席追忆杨贵,往事连连。
“千秋红旗渠,我感受很深,十八岁那年,也就是年,先后两次参加了红旗渠一干渠加高加固抢修工程,一不怕苦二不难的拼搏劳动场面,回忆起来总有无比的感动和自豪。
知名杨贵,我是在年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杯表彰大会在林县召开,担任后勤保障工作时,在林虑宾馆和杨贵老书记面谈合影,并一起陪他和省领导李长春等赴红旗渠考察,在渠首我与他们亲切交谈时拍了照片,在青年洞又和老书记合了影。那期间我目睹了林州人欣喜若狂地呼唤老书记,摩肩接踵、眼含热泪地争着给老书记握手的动人场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山碑永驻,精神长存,一生一世为人民谋利益的杨贵老书记永远活在百万林州人民心中啊!”
与回忆中产生能量,在重温中拾起记忆。
感情的浓射,感恩的喷发,燃起对杨书记的痴情片片;百草的垂怜,花卉的凋谢,激起对杨书记的深沉思念;只有松柏挺拔,只有白杨伟岸,只有太行山沉默,只有红旗渠涛声不绝……
步伐沉重,感情凝重,思维空乱。
想着你,恋着你,爱着你,老书记,你就回回头,我不想让你走。
红旗渠纪念馆庄严肃穆,气氛沉重,失去了往日的缤纷,淡忘了以往的色彩,没有了往日的欢歌笑语,只有眼泪汪汪,只有悲情浓重。
灵堂上,鲜花丛中的老书记慈祥而又温和的面孔,让我们激越在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壮观中,让我们激情在红旗渠水哗哗流进心田的甜蜜中,让我们憧憬在富而不惑的世界人文山水城市里。
一位位副主席,缓缓迈步走向灵堂,献上一束束代表心的花卉;
一个个真情者,环绕遗像,想要表达内心的谢意。
这是民协的一颗心,这是民协的一种敬仰,这是民协的拳拳思念。
没有共产党,没有杨贵,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崇敬,爱戴。
全容纳在这深深的鞠躬中;
敬佩,敬重。
全化纳为一种力量。
化悲痛为力量,将红旗渠文化传承好,将红旗渠文化纳入文化自信的怀抱,民协人向你保证,我们敢承担,我们敢负责,让红旗渠文化代代相传。
沉痛的心,虔诚的爱,全归纳在李银录主席的悼词里:
“今天我们悼念这位老革命、老前辈、老领导,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教育子孙万代永做红旗渠精神的传人,把老书记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尽心尽力,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以文化人,为建设人文山水城市,富美林州,幸福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青山有泪化作雨,落在山间汇成溪。
追思日以来,纪念馆人流穿梭,持花环,抬花篮,不分农民还是政客,还是商者,带着孩子,携着妻子,搀着老人,都想来看一眼老书记,表达一下内心的感谢。
山碑永驻,精神永存。
杨贵,你还活着,你永远活在林州百万父老的心中,你将和红旗渠一样成为林州人心中的丰碑。
图文:王长顺崔鹏举彭小东秦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