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他与黄继光邱少云齐名,双腿炸断坚持作战
TUhjnbcbe - 2025/6/23 3:37:00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人公“王成”,在一场战斗中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口号后,壮烈牺牲,其英雄之举,让人敬佩。

王成是志愿军精神形象的化身,是人们学习的楷模,其英雄形象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

然而,作为王成的形象之一,与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齐名的,在著名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孙占元,却鲜有人知。

当然了,这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从抗美援朝战争中走出的英雄实在是太多了,仅仅是上甘岭这一场战役中,涌现出三等功以上的英雄就多达1.2万余人。

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英雄隐姓埋名数十载;一些英雄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其英名却始终不为人熟知。

但英雄不该被遗忘!

我们本篇文章就来为各位读者介绍一下这个伟大的革命先辈,聊一下他的英雄事迹。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孙占元,原名孙章元,年出生于河南林州市临淇镇三弓水村(如今已改名为“占元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生活艰苦,命运悲惨,一家四口仅靠二亩荒地和父亲给人打短工为生。

孙占元6岁时,母亲在生下妹妹孙立兰后,由于生活艰辛,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为了支撑起这个家,父亲忍痛卖了一亩荒地,但这也没有给原本穷困潦倒的家庭带来丝毫的起色。加上那几年灾荒频发,不堪重负的父亲最终还是扔下两个孩子去世了。而此时的孙占元,才刚满10岁。

父母双亡后,年幼的孙占元与妹妹在本家四大爷孙永好家生活了6年,在他16岁时,便回到了自己家顶门立户。但由于当时灾荒和日寇横行,在家根本无法糊口,孙占元只好带着妹妹四处逃难,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后来,孙占元在铜山县大庙镇给一个地主家养猪,受尽了地主的折磨和虐待,多亏了一个姓蒋的长工对他们兄妹俩的照顾,他们这才艰苦地熬了过来。

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孙占元的妹妹便嫁给了这个姓蒋的长工,并留在了徐州,而孙占元又回到了家乡三弓水村。

年2月,孙占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太行第五分区53团7连2排6班的一名战士。

有趣的是,由于当时孙占元个头矮小,还有点跛脚,验兵站的同志们最初还看不上他,最后还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才如愿以偿。

不过,由于口音的问题,验兵站的同志将“孙章元”听成了“孙占元”,并登记在册。参军以后,孙占元这个名字就这样叫了下来。

孙占元平时话不多,跟战友们的交流也很少,因此很多人都叫他“老闷儿”。但他训练起来却生龙活虎,还非常善于动脑筋专研各种作战技巧,首次参战,他就靠一杆铁锨生擒了一个国军俘虏,还缴获了一支步枪和发子弹,被连队记功一次。

年8月15日,孙占元所在部队被编入9纵第27旅第81团,隶属于陈赓、谢富治兵团。

在此后的日子里,孙占元与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逐鹿淮南、横跨长江,在经过一番艰苦地奋战后,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年4月,孙占元又跟随部队挺进两广,向大西南进军。在尔后的黔西剿匪作战中,孙占元更是多次与匪徒搏杀,表现得极其英勇顽强,为平定匪患立下了赫赫功勋。

为了表彰他,连队里不仅为他记功,还将他由副班长提升为班长。

孙占元除了作战勇敢外,他还很关心和爱护战友,常常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津贴帮助生活困难的战士,深受战友们的喜爱和尊敬。

年,朝鲜战争爆发!次年3月29日,孙占元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在朝鲜战场上,他和志愿军指战员同朝鲜人民军一起,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殊死搏斗。

从沙五郎峙反击战,到五圣山防御战,孙占元皆表现得极其英勇顽强,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在随后的遂川郡整训中,孙占元被正式任命为二排副排长。

我们都知道,在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基本的作战形式都是以运动战为主,加上敌军经常对我运输线狂轰乱炸,因此我志愿军战士不得不携带人均30公斤的粮食和弹药,在朝鲜的崇山峻岭中日夜行军,这对于每一个志愿军战士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然而这对于个子矮小,且还有点跛脚的孙占元来说,难度更大!

但尽管如此,在行军中,他还是帮助那些体弱的战士们扛枪、背米袋;在宿营的时候,他还给战士们烧水烫脚解乏、缝补衣服袜子等等,深受战士们的尊敬。

年3月,孙占元所在部队奉命进入五圣山上甘岭阵地接防!在这里,他将迎来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当时,为了解决阵地上挖坑道和修筑工事的问题,孙占元还兼任了铁工组组长,专门负责给工兵部队提供修筑工具,以及参与工事的修筑工作。

在修筑前沿坑道工事中,他发明了“坑道爆破排烟法”和“运输坑道渣法”,极大程度上确保工事在保质保量的条件下,提前完工。

为了表彰孙占元,在进入上甘岭.9高地阵地后不久,团首长就将他提升为了二排排长。

年8月9日,孙占元率领二排战士进入到.9高地的“二号阵地”。

这里的.9高地,是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反复争夺的两个阵地之一,另一个是.7高地。

从地图上我们不难看出,.9高地由东北和西北的两条山梁组成,呈“三角形”,因此又被美军形象地称为“三角形山”。

该高地一共有12个阵地,东北山梁上依次为2号、8号、1号阵地,其中2号阵地的左前方有一个小山梁,上面是整个高地最前沿的11号阵地。

西北山梁上依次为6号、5号、4号和0号阵地;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突出部是9号阵地,其右后方则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

在12个阵地中,作为主峰门户的9号阵地尤为重要,正因如此,在上甘岭战役爆发后,该阵地一度成为敌我双方拼死争夺的目标。而防守在此地的便是我志愿军第团九连和八连的一个排。

除此之外,孙占元二排所驻守的2号阵地,距敌人最近处只有米,它既是高地的左翼屏障,又是我上甘岭的左翼阵地——.7高地北山的结合部,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在开战后,此地也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据点。

而在2号阵地上,原来有一条20多米的坑道,另外还有三个露天掩体,但这样的工事在战斗中不仅作用极小,而且三面都要遭到敌人的火力侵袭。

孙占元上了阵地后,便开始反复查看地形,准备在坑道外边构筑起一道环形工事,以提高防御。但由于敌军火力过于猛烈,晚上刚修筑好的工事,白天就被敌机炸毁。反复几次后,有的战士就受不了了,他们纷纷请求与敌军面对面干一场。

孙占元此刻也是心急如焚,但他也很清楚,盲目的出击只会带来重大的伤亡,况且敌军人多势众,武器装备也要优于我军,因此只能据险而守,乘机打击敌人。

孙占元蹲在坑道口,用眼睛不停地四处观察,试图在冒着浓浓硝烟的阵地上寻找到一处适合构筑防御工事的地方!

突然,他发现在距阵地三四十米处的棱坎下,还长着几根狗尾巴草,这在敌人猛烈炮火多次洗劫过的阵地上,还真是罕见。

孙占元觉得奇怪,于是便往前探了探身子,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这里是一个死角,那里几乎没有中弹。

如果能从那里开个口子挖进去,然后再分出几个岔,朝着敌人挖出几个隐蔽的射击孔,以此来构成火力点,那么一定能给予敌人沉重之打击。

说干就干!随后,孙占元便带着战士们一起构筑工事!

在工事修筑好之后,他们决定用冷枪来消灭敌人!在第一天的作战中,他们就击毙了两个敌人,第二天又击毙了敌人的一个机枪手。

为了消灭更多的敌人,孙占元白天带着战士们开展冷枪杀敌活动,晚上又带着战士摸到敌前,进行伏击。

从开始驻守2号阵地到“上甘岭战役”正式爆发,孙占元率部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战果颇丰。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孙占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年10月8日,美国人眼看在停战谈判上无利可图之后,便蛮横无理地威胁我方:“那就让机枪大炮去辩论吧!”紧接着,美军便对我军驻守的上甘岭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年10月14日,美军以门大口径火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对我志愿军第15军驻守的上甘岭阵地上的两个高地发动了猛烈攻击,其火力密度甚至一度达到了每秒6发炮弹,其猛烈程度可见一斑。

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敌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以大约6个营的兵力向我军阵地发起轮番冲击,遭到了我军的顽强抵抗。

在战斗的第一天,敌军上午就出动了4个营的兵力,向.9高地连续发动了14次的猛烈进攻,然而都被我志愿军打退。此战,敌军死伤千余人,仅在孙占元二排构筑的暗火力点前,就躺着一百多具敌人的尸体。

当然,在给敌人造成巨大杀伤的同时,我军的损失也同样不小,因此到了下午的时候,我军战士便主动转入坑道作战,表面阵地被敌人占领了。

到了晚上,孙占元被指定为突击排排长,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发起反击。

随后,孙占元带领突击排顺着6号、5号、4号阵地悄悄进入.9高地主峰的二号阵地的坑道内。

战士们一个个满腔怒火,静静地蹲守在坑道内,等候反击的命令。19时,孙占元发动反击命令,第一个冲出坑道,率部发起攻击,但被敌军4个火力点拦截,首次进攻受阻。

孙占元立即集中全排的机枪,封锁住最东边的火力点,随后又让5班副班长李忠先前往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在全排的机枪掩护下,李忠先飞快地靠近敌人的地堡,接着便将爆破筒塞了进去……

孙占元则带领突击排迎着震天动地的爆炸声迅猛向前,又接连打掉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很快就控制了局面。

自此之后,敌军开始向孙占元率领的突击排持续不断发起反击,孙占元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全排战士更是同仇敌忾,以坑道为依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战斗中,孙占元的双腿不幸负伤,为了不影响士气,孙占元隐瞒了自己受伤的消息,先是命令战士易才学带领两名战士去炸敌人的地堡,自己则用机枪为他们掩护,接着又命令方振文等战士准备对敌人发动反击。

孙占元从容指挥着战斗,战士们最初并没有发现他有任何异样,但随着伤势加重,孙占元的脸色开始发白,声音也颤抖起来,而恰好被战士易才学看见了。

易才学仔细一看,发现排长的双腿已经被打断了,右膝盖骨已经露出了骨碴,只有一层皮连着,身边的泥土都被鲜血给染红了。易才学赶紧说道:“排长,你得马上下去,这里有我们,你就放心好了!”

易才学说完,就要把孙占元给抬下去,然而,此时的孙占元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誓与阵地共存亡,他坚定地说道:“我是排长,任务没有完成,坚决不下火线。”

不久后,敌军又开始发动进攻!孙占元命令易才学去炸掉敌军最后一个地堡,自己则强忍伤痛,将满脸虚汗的脸贴在机枪托把上,朝着敌人猛烈开火,以掩护易才学。

孙占元看到易才学炸掉敌人最后一个火力点后,心里十分欣慰,然而山下之敌已经蜂拥上了山顶阵地,而自己手中的机枪,已经因缺弹而沉默下来了,他的身边仅剩下6颗手榴弹,但又因手臂受伤严重而扔不出去。

接着,冲在最前面的8个美国鬼子就要将他包围了,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孙占元赶紧拿起手榴弹,拉开引线,奋力从山上滚向敌群。随着几声爆炸声响,孙占元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那年,孙占元才27岁。在他的遗体旁躺着7具敌军尸体,附近还躺着80多名被击毙的敌人。

而在敌人组织反扑的间隙,孙占元曾将自己的挎包交给了战友林文贵,并对他说自己可能回不去家了,包里的钱就用来交自己的最后一次党费。

孙占元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不得不让人敬佩!他虽然牺牲了,但他那种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精神,却永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为了表彰孙占元的英勇精神,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孙占元追记特等功。次年,林县人民政府将三弓水村正式改名为“占元村”。

年6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授孙占元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孙占元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年,金日成访华时,还亲自给孙占元的家属写了一封亲笔信,赞扬这位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战士的精神,并赠予其厚礼。

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孙占元一度成为人们学习的英雄模范,为此在全国还流行这样一句口号:“男子要学孙占元,女子要学刘胡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被人所知。其原因则是由于在50年代重新编修小学语文课本时,孙占元的事迹并没有被编入其中,因此久而久之,他的英雄事迹就被人们给淡忘了。

但英雄毕竟是英雄,国家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我们将永远牢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为了全世界人类和平事业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他们必将永垂不朽!

还是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与黄继光邱少云齐名,双腿炸断坚持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