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砚花水行记
TUhjnbcbe - 2021/5/31 22:51:00
在己亥年林州春晚,我知道了一个叫砚花水的村子。那是一个村歌联唱节目,第一首村歌就是砚花水。第二天,我就向徐哥打听。他说,他去过,很美,在东岗镇。我就琢磨去砚花水骑行的事。在林州地图上一查,砚花水地理位置独特,确实有必要去看看。它东邻安阳县,北接河北省涉县,是一个鸡鸣三县的小村子。作为一个县域边陲小村,它应该有属于它遗世独立的秉性。一过年,我就想着去。正月十二,阳光正好,我约上刘弟,要去砚花水了。初春,还不是骑行的季节,到砚花水有80里远,再加上以前没有和刘弟一道远行过,所以我的心在可进可退之间,如果能够到达,最好,要是半途而废,也能够释怀。前年,骑行去都里镇,我便在地图上反复设计了最近路线——走河顺线,到东岗教场村后,折入东北方向的小路。那年,走到教场后,被老乡劝说,走了向北到东岗镇的大路,说是小路太难走。我和刘弟骑行了很长时间,终于到了教场,也找到了那条小路,一个老乡说话了:小路不好走,走大路吧。想想也是,东岗镇叫作东岗镇,必是多山,路自然是随山就势,很难走的了。想到中午要吃饭,我们还是选择了向北走,去东岗镇,放弃了我规划好的那条近路、小路。经历了沧桑,我们已经不会再去追溯谁最先在命运面前妥协。由于是过年,镇子里正常营业的饭店还不多。我们进了一个小饭店,要了酒菜,边吃边聊。刘弟说:下午总要走到砚花水,一吃饭就不累了。我听了他的话,想,今天该会走到砚花水,刘弟说话是算数的。吃了饭,没有多歇,一路向东,直达南丁冶。南丁冶渡桥,如长虹在天,气势非凡,让人感叹林州人改天换地的气魄。桥由石砌,角线柔美,雕刻精细,建造者完成的是一件既宏大,又精致的艺术作品。这个时候,我们要折而向北走了。老乡说,到砚花水没有叉路了,只是坡度很大,去的人很少,不如不去。我们听了,不以为意,觉得真要是路陡谷深才不虚此行。真如老乡所说,走了二里多路,就是沿着山峰悬崖修向谷底的下坡路,峰回路转,绵延不尽。有一段路,极陡,风从谷底吹来,我不用刹车,车都难以下行。要是在夏季,这里纳凉避暑最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风口。穿过北平隧洞,路开始在谷底延伸,沿途没有行人,寂静得让人发怵,唯一给人以生机的是水泥路上崭新的蓝色护栏,这是一条孤独的路,也是一条适合骑行的很好路线。这段路漫长得让人生畏。一个转弯后,又看见一个隧洞——群英洞。我们加速进去,想看看洞里的世界。洞口,冬日的残雪尤在,一高一矮两个独拱石桥横跨山涧,桥那头便是参差错落的房舍,牌匾上提示,砚花水到了。这两个石桥,是连接村内外的必由之路。矮桥修建较早,西边的大桥是最近修建的。村里人曾经亲眼看见山洪从桥上漫过,把桥上的石墩冲走。整个村子没有平整的路,全都是斜坡路。每座房子都是依山而建,他们的院子很窄,与前排房顶相平。从远处望去,整个坡面上尽是层层重叠的房屋,呈现的是农村版的布达拉宫构图。听他们说,他们村有一千多口人,分居在对向的两个坡面上,有四百多年历史了。一会儿,一个村民赶着一辆马车过来了。说是马车,其实是骡子拉的,车上拉着刨来的柿木树根,树根奇崛,在城里应该有艺术价值,在山村只是烧火的料。我们问到:你们怎么还用马车?他们说:种的地在沟底坡上,路既陡又远,没有马车就没法劳动,我们这里种地的,家家有马车,养着骡子。的确,我和刘弟在村子里见到好几条拴着的骡子,没想到骡子是他们的好劳力。孟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位于三县之交的砚花水,还处于农耕文明的慢时代,时间在这里是缓慢流淌的。四点半的时候,我们要回去了。再次回望,砚花水村很干净,墙壁涂了白,家家飘扬着国旗。也许这就是偏远、多山少地的砚花水的气质。夜色里,路灯下,我们回到了县城。这时已经是八点多了。在农耕时代慢生活的砚花水村自有属于它的美。年3月郑*立

1
查看完整版本: 砚花水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