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石氏族谱·仙岩卷
石合书、石富昌、石百顺
年4月
始祖石九老,明洪武年间扶母由山西洪洞迁仙岩(崖岩)村,其后裔主要分为东、西两股。
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仙岩村、清沙村,东岗镇东冶村、武家水村、上寨村,石板岩乡红土岗村。
简装印本
1册
河南省林州市东岗镇
李刚毅
1-20世:老、仲、(伍)成、祥、方、钧(纯)、自(朝)、天、登、金、砥、增、有、贵、秀(见)、庆(云)、清(振)、玉、怀、万。
21-40世:勤、先、宗、丰,健、颖、运、会、忠、兆、东、合、琳、望、*、献、靖、彪、国、享。
家谱又称族谱,是中国古代家族组织用以记载宗族世系和家族事宜的书籍,作为明世系、别亲疏的依据。在我国修纂家谱之风源远流长,据考证夏代就出现了家谱的雏形。明清时期,民间私修家谱大兴,修谱成为各宗族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民国年间修家谱发展到鼎盛时期。过去的家谱特点是简单扼要,只记世系人名,不记其它,只录父子兄弟,不记妻女姐妹。
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通人和、百业俱兴,百姓生活进入小康。盛世修志,立碑祭祖蔚然成风,伴之而来的又兴起了修撰家谱热。仙岩村石氏祖籍家谱和始祖九老墓碑早已毁坏殆尽,至使好多族系不知前辈之详,无法按序排列,实感遗憾。仙岩石氏自始祖九老到此开基立祖,历经年繁衍,有很多支系迁徙异地,如四世石瑛迁武家水、八世满成迁东冶,光绪九年十五世见臣(见明)迁石板岩红土岗,还有迁辉县、山西、河北武安、唐山、天津等地。为了弄清辈序,辨别亲疏远近,修撰石氏家谱势在必行。
早在年清明祭祖时就有部分人曾提出石氏应该系统地、详细地、修撰一部石氏家谱。但由于考虑到修家谱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民心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再加上老人们一个个离去,史随人亡,又没有可靠的依据。修家谱又涉及石氏的千家万户,人口众多,居住分散,要去系统地、详实的编修石氏家谱、困难甚多,谈何容易,所以就把这项工作搁置下来了。直到年春林州市石氏宗亲联谊会在林虑宾馆成立,会上一致同意要撰修一部林州市石氏家谱时,仙岩石氏才把这项工作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仙岩石氏是林州石氏家族中的重要一支,撰修家谱势在必办。于是马上启动,要求各小股家族逐户逐人登记男女、妻子、儿女、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和去世老人的生卒时间。上可追溯到始祖九老,下记录到已出生的幼童,外迁户只要能联上的统统入谱。力争做到只要是仙岩一支的石氏子孙一个也不落下。然而由于大部分家族缺乏史料,不能按辈序详列,中间隔代严重,这实在是无法弥补的憾事。
在登记过程中,开车走访了林州所有从仙岩迁出去的族亲,后又驱车到数百里以外的山西长治、平顺、黎城、潞城、陵川、壶关等寻亲问访,每到一处族亲们总是热情接待,积极支持,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石氏已走过了近年的历史,人口众多,是当今中国前个大姓之一,姓氏人口排名中居63位,人口万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石氏名人荟萃、群星璀璨,代有豪杰,世有英雄,辈有精英。《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了石姓历代名人名,占总名人数0.41%,排在名人姓氏的55位。重要人物有“大义灭亲”的卫国大夫石碏;清正著成的楚国宰相石奢;鲁国大夫石骀仲,孔子大弟子石作蜀,战国中期天文学家石申;东晋十六国后赵国主石勒;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大将*石崇、石守信、石亨、石达开;大画家石恪、石涛;文学家石延年、石介;元朝戏曲作家石君宝;医学家“杏林”石泰等。
前人以其过人的智慧,在中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华的生生不息及绚丽多彩的文化作出了极大贡献。我仙岩石氏一族也才俊辈出,后继有人,如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的“米丘林”石玉殿;全国杰出青年石建增及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的大批精英。此次族谱的编修成功,使仙岩石氏从谱系上,文化上,名录上进一步融入了全国石氏大家庭中,从家族历史中汲取营养,缅怀先祖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先辈懿德、遗志、遗风,精诚团结,同心同德,一如既往,砥砺前行,承先启后,为石姓历史再添辉煌。
本族谱历经近一年时间,在广大亲族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几经核对自感准确无误时付梓刊印成书,但由于工作量大、涉及千家万户,编者又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差错和不足之处仍然难免,望广大亲族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