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为“人工天河”。
年2月,红旗渠工程动工,至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
该工程共削平了座山头,架设座渡槽,开凿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座,挖砌土石达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中文名:红旗渠
地理位置:安阳林州
景点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景点:青年洞、络丝潭、分水苑、英雄渠等
始建时间:年
完工时间:年
红旗渠年,红旗渠被国家教委、民*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总*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年10月,红旗渠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年1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年12月,红旗渠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豫剧《红旗渠》讴歌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豫剧《红旗渠》剧照该剧以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在共产*的领导下,战天斗地修建红旗渠为背景,以一户百姓人家命运多舛的现实,以及修建红旗渠艰难困苦的历程而展开,浓郁的亲情、友情、爱情、公仆情贯穿全剧,让观众又走回那难忘的岁月,红色经典的强烈感染力令观众深受感动。
话剧《红旗渠》更是体现了红旗渠精神。讲述了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花费10年时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间修建起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艰辛历程。
大型话剧《红旗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曾播出纪录片——《红旗渠》,对红旗渠建渠历史的回顾,展现建渠技术,讴歌英雄人物,传递奋斗精神。
还有电视剧《红旗渠》等,他们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红旗渠被称为“人造天河”。为开拓这条渠,林县人民苦干了十年,硬是用血肉之躯在无路可寻的崇山峻岭之间筑起了这条震惊中外,造福万代的长渠。
电视剧《红旗渠》红旗渠是一部劳动者和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是一首生命赞歌。
红旗渠工程总投工万个,总投资4万元,参与群众7万人。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
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公斤增加到年的.3公斤。
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全长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红旗渠的修建,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年10月8日,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集中的概括: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
今天,红旗渠的故事似乎日渐模糊,然而,红旗渠精神在变革中的现代中国,仍然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近期热文:
「文物鉴赏」杜岭方鼎,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
余姚井头山遗址,展示了一场年前的海鲜盛宴
注意!31项重大考古发现入围初评候选名单,您支持哪个?
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将宁波地区人文起源的历史向前推进0年
汝瓷位于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瓷为什么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