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三亩地村游记
TUhjnbcbe - 2023/3/12 9:38:00

好久没有去林州市石板岩了,趁着这几天疫情刚刚解封,学生又还没有上学,索性再上一趟石板岩。

上石板岩去哪里,考虑来考虑去,我觉得还是上一趟九连瀑布,顺便再去一趟三亩地村。

林州市石板岩镇有两个三亩地村,一个是从石板岩镇出发,沿着河谷,前往高家台村的三亩地村,这个村是个行*村;另一个是位于石板岩镇头顶上的二崭上一个小村也叫三亩地村,这个村是个自然村,隶属于朝阳行*村。

我们这次要说的就是朝阳村的三亩地自然村,过去人们前往这个村时,一般从石板岩镇西边的悬崖峭壁上去,有一条人行小道,虽不好走,但步行约米高,走到上边的二崭上,有一向东的大凹,在崖头上,有一小山村,约四五十户,这个村就是三亩地村。

太行大峡谷

现在从桃花谷村上去,沿着南路,可达朝阳村。朝阳村坐落在一个坐北朝南的小山沟,从朝阳村沿着山崖向东行走,约走二公里,可达三亩地村,从三亩地村再往北走一公里,可达香椿圪道村,这两个村过去是一个生产队,现在分成了三个生产队,不过总共不足30口人。

在三亩地村,笔者见到了73岁的刘林生老人,老人居住在路边的小院内,有三间堂屋、三间南屋和三间西屋,家有一个儿子,在林州市居住,孙儿今年已考上了一中,家中只剩下他一人居住。老人没有事的时候,从家中摘一些新鲜蔬菜到朝阳村的路口去卖,获得一些生活补贴。我们正在说话时,老人问朝阳村的路边有没有人摆地摊,我说没有看见人,倒是有不少游客在朝阳村游转。听说路上有人时,他人从家中提着一个篮子,去门口摘梅豆角和南瓜,看来老人又准备去朝阳村卖东西了。

太行大峡谷

石板岩镇

老人说,这个村是清光绪年间他的老爷爷刘金成来这里立的村。刘成金原是林县任村镇石界村人,那时人口增多,家里分家,没有多少土地,种的粮食不够吃。我老爷的父亲说,你们这一辈兄弟多,光在石界村种地不行,一到荒灾年,就没法过了,不如你们出去另起炉灶,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生活,于是我的老爷刘金成夫妇两个人挑着孩子,一家人来到了这个村。

老人到这个村后,开荒拓土,垒岸补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第一年两个人就开出荒地三亩,并在地头搭建了一个茅草庵,并取村名为三亩地村。

正在干活的刘林生老先生

老人接着说,到了他的爷爷刘同义这一辈,弟兄多了,重新翻盖了房屋,开的荒地也多了起来,村里的南沟和村北的小山沟里都有水,一家人在山上生活安稳多了。到了他的父亲刘启才这一辈,家里已经发展到了二十多户。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到春天时,村里开始缺水,家家户户就要到一里多地的香椿树凹挑水吃。现在条件改变了,一年四季,*府都排人来给我们村里送水吃。

在谈到村民外迁时,老人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队时,我们村里有44口人,十多户人家。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人逐渐迁到了山西长治,潞城、屯留,有一部分人迁到了河南的焦作、林州和石板岩等地,现在村中只剩下七个老年人居住了。

三亩地村中人家

村中原来有个青年人叫刘明,刚解放那会儿,跟着部队到徐州去参*,参加了淮海战役。此后又参加解放西藏战役,在西藏剿匪七年,当了个团长,后转业到焦作市一家事业单位当书记,年老人去世,享年八十余岁。

站在三亩地村头生产队的打谷场上,它的正下方是石板岩镇*府,对面不足1公里的悬崖峭壁上是东垴。向南眺望,石板岩村以南太行大峡谷碧水荡漾,两边的村庄错落有致。向北眺望,大峡谷之水与桃花谷之水相互交融,形成更大的碧波,滚滚向东北流去。

三亩地村,你何尝不是游客、驴友、摄影家来此游览的最佳地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亩地村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