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市共辖10个县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年,焦作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亿元,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市区整体增长
年,市属4区实现GDP亿,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6.8%,依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较之县(市)经济发展整体偏好。
山阳区实现全年GDP净增亿,是全市10县区中经济增量最多的县域,当然,核算方式略有变化,示范区的GDP也一并并入了山阳区。不过,除示范区外自身增量也不小。
继续引领市属4区之首,与第二名解放区相差多亿,可谓遥遥领先、一路领先。
从全市所有县区来看,仅次于沁阳市和武陟县,实现了对孟州市的超越。
其它3区中,解放区、马村区增量均在10亿左右,中站区GDP首次突破亿大关。
县(市)5增1降
这一年,焦作下辖6县(市)中,除温县外整体实现增长,不过增量各县不一,有多有少。温县虽呈负增长,但也仅比去年减少5.6亿,减幅并不大。
从增长的5县来看,武陟县最高,增长约亿;余下4县增量在7亿—43亿之间不等。
武陟是年焦作市各县中增量最高的县,也是本年度河南县域最亮的“黑马”之一,从年的.5亿增长至.2亿,一年几乎净增长亿。
首次超过昔日“老大”沁阳跃居焦作第一。在豫北地区仅次于老牌经济强县林州市和年度“黑马”长垣。
其余4县里,修武增量最小,比年仅增长7亿;沁阳、博爱均增长20多亿;孟州市增长40多亿。
县域经济领先豫北
从年焦作县域经济数据以及近5年平均数据来看,焦作是郑州以北县域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
首先,沁阳市的经济总量除年外几乎常年位居豫北各县“亚*”位置,仅次于老牌经济强县林州。也是豫北年仅有的两个亿级的县域。
虽然年豫北新增两匹“黑马”——长垣和武陟,双双突破亿且超越沁阳市,也双双压得所在市的“冠*”。但很难确定今年沁阳市不会卷土重来,重回豫北“老二”的位置。
其次,年焦作亿级的县(市)数量达到3个,占比50%,稳居豫北第一;本应突破亿级的温县今年经济实现负增长,与“亿”失之交臂,不过它与博爱县距离“亿”均仅一步之遥。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焦作亿级的县将达5个。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豫北各市无谁可比。
人均经济指标称雄豫北
年,焦作市不仅县域经济总量指标领先豫北,人均经济指标更是称雄豫北,这与焦作各县人口数量偏少有关。
焦作地处太行山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人口的偏少,人口最多的武陟县刚超70万,人口较少修武县不到30万。大部分县在30万至50万之间。
拿沁阳市来说,年经济总量高达亿之多,人口却仅有50万,与人口高达万的豫北第一县——林州相比,人均GDP约高出林州市3万多元。
即使与年河南省的第一县禹州、第二县巩义相比,人均GDP都要比禹州高,和老牌经济强县巩义基本齐平。
其它各县人均经济指标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人均指标称雄豫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