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记忆#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市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全长公里、参与修建人数近10万人、耗时近10年的伟大工程,是“新中国奇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河南林县(今河南林州)。要引漳入林,林县就必须面对几个问题:一:三年自然灾害,那时的林县用穷乡僻壤再合适不过,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依然生存着十几万老百姓。可连续三年滴雨未下的林县,让本就缺水的林县更是陷入了万难之地。人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记得村里老人跟我说起,那时候的树皮,树根,野草,基本都被吃光了。二:财*收入欠缺,林县当时全年GDP总值仅有万。可惜这一条红旗渠对于这点财*支出可是如同天文数字般的存在。三:粮食,老百姓几乎都面临没有粮食吃的局面,这时候哪里还有人卖力气修这么一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红旗渠呢?四:技术问题,当时全网派遣到林县水利方面的技术人员仅仅28位。这28人中的最高
学历仅仅是中专生。技术的攻坚战可见一斑。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一步步的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红旗渠工程总投工万个。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投资万元,占37%,社队投资万元,占63%。参与群众7万人。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年,红旗渠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年5月25日,红旗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红旗渠景区由“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三景区各有特点,风调不同,内涵盈连,相映成体。年10月,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区。